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大年初七,俗称“人日”,但在我们鱼界,这可是“鱼”日!作为全国第一大海水鱼的代表,我决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带大家一起回顾我的“鱼”生逆袭之路,看看我是如何从湛江的年夜饭桌,一路游向世界舞台的。
作为一条来自南海的“明星鱼”,2023年,我的身价和名声再次攀升,成为全国第一大海水鱼的代表。2024年,我的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产量突破10万吨,占全国金鲳鱼总产量的40%以上。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游进我的世界,感受我的鲜美与魅力。
年夜饭桌上的“C位担当”
我的故事始于湛江,这座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滨城市。这里的水质清澈,温度适宜,是我生长的天然乐园。每年春节,我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寓意“年年有余”,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成为湛江人年夜饭桌上的“C位担当”。
作为一条深海鱼,我不仅富含DHA、EPA等重要的Omega-3脂肪酸,还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硒、镁、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最重要的是,我全身上下只有一根主刺,无肌间刺,老少皆宜,简直是“鱼中贵族”。
在湛江,渔民们通过切片、盐渍、清洗、晾晒等传统工艺,最大程度锁住我的鲜美。无论是清蒸还是香煎,我都能释放出令人难以抗拒的美味。我的体色鲜红,鳞片细小,象征着喜庆与富足。人们用我制作的各种菜肴,不仅是对味蕾的犒赏,更是对节日氛围的烘托,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影响力仅限于湛江及周边地区。虽然我在餐桌上备受青睐,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却并不高。直到近年来,随着湛江市政府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我的命运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地方特色”到“全国顶流”
湛江的养殖户采用了先进的深海网箱养殖技术,让我在更接近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鲜美。同时,湛江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每一条金鲳鱼都符合绿色、健康的标准。
湛江市政府大力推动品牌建设,通过举办“湛江金鲳鱼文化节”、参加国内外渔业博览会等活动,我的名字逐渐被更多人熟知。2024年,我更是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全国海水鱼中的“金字招牌”。
2024年对我来说并不全是顺风顺水。由于全年鱼价低迷,亏损严重,养殖户的投苗信心受到了打击。2024年1-4月份,因越冬鱼存塘少,出鱼处于青黄不接期,1斤规格冰鲜的我在码头价格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5月份开始,池塘养殖的新鱼陆续上市,价格开始回落。随着后续网箱养殖的鱼上市并持续到11月出鱼高峰结束后,鱼价持续回落,下半年鱼价同比2022年、2023年都低,12月鱼价终于止跌反弹。
2024年受台风袭击、病害多发以及饲料质量不稳定影响,我的饵料系数较高,养户盈利的比例不足三成,预计2025年春年季投苗量可能要减少两成。
走出国门游向世界
受到国内市场消费低迷影响,我在国内消费市场陆续饱和,湛江便把我的消费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2024年,我的出口量大幅增长,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湛江渔业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一方面,湛江的加工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冷冻和包装技术,确保我在长途运输中依然保持新鲜。另一方面,湛江市政府积极与国外采购商对接,推动金鲳鱼进入当地超市和餐厅。在东南亚,我成为了火锅和烧烤的热门食材;在欧美,我则以高端海鲜的形象出现在米其林餐厅的菜单上。
我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赋能。湛江的养殖户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智能养殖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养殖户可以实时监控水质、温度和我的生长情况,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成活率。在湛江,超过3500个深海网箱如同悬浮在水面上的珍珠,每一个网箱都是我的一个小家,让我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自由游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未来,随着品牌价值的不断提高,我还将迎来更多产业大发展的新机遇,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通往世界。无论是年夜饭桌上的佳肴,还是国际餐桌上的美味,我都将继续游向更广阔的舞台,成为湛江乃至中国渔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莫景文
编辑:梁雨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