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 阴天 气温5~8℃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向着春天进发 朝着梦想奔跑

○ 咸宁日报编辑部

时光如尺,丈量着奋斗的足迹。

岁月如笔,描绘着奋进的画卷。

今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咸宁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关键之年。重要之年、关键之年,当有更大担当、更优作为。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向前进。去年底召开的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全会,对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作了全面安排,今年初的市“两会”再次进行了深化和具体化。

向着春天进发,朝着梦想奔跑。一切梦想、一切愿景、一切蓝图,都要立足于干、着眼于干、落脚于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全力干出一个好年景、拼出一个好气象。

奋进,是咸宁的姿态;奋斗,是咸宁的状态。我们要苦干实干加油干,奋发奋斗再奋进,进一步更新理念、提高标准、转变作风,全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努力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咸宁篇章。


知责于心,更新理念

做实“第一要务”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未来。

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这样的话,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

理念一变天地宽,理念不变原地转。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如果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就认不清新形势,找不到新方法,解不了新问题。

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作为推进咸宁现代化建设的先锋队、领头雁,决不能因循守旧、自以为是,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来一场思想上的自我革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用思想上的破冰推动行动上的突围。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破除路径依赖。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给人谆谆告诫和深刻启迪。这种执着于过去经验而忽视了现实变化的处事观念和行为,在现在看来就是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会闹笑话,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则会阻碍发展。打破思维定势就是要做到因势而谋、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自觉从陈旧的发展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过时的条条框框的阻碍中解放出来,打破陈旧模式的束缚、条条框框的限制,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破除路径依赖,必须坚决克服经验主义,更新思想武器,提升能力本领,强化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互联网思维、供应链思维,做到用新理念激发新动能、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活力。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要学会以创新的办法、改革的举措推动工作。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破除障碍的有力武器。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要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不断充实自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做到多以新思路“破题”,多想新办法“破冰”,多谋新举措“破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敞开思想谋划新思路、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向“新”而行、凝“新”聚力。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的观念,增强谋划和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结合工作职责找准自身定位,注重突出重点和改革实效,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工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咸宁篇章走深走实,我们必须使思想理念、工作方式与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努力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要求相匹配,使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与全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的目标相契合,以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工作方法的革新,实现聚势突破、整体提升。转变思维方式要善于运用系统、全面、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在工作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找准发展之掣肘,瞄准赶超之目标,以守正创新开拓前行之势。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优化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抢抓政策机遇,系统化、项目化推进“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能级提升、幸福咸宁”五大行动,推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整体提升。

担责于身,提高标准

做优“第一要素”

《孙子兵法》有言:“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只有志存高远,才能不断突破,有所成就;如果把标准定得低,甘躺舒服的“温床”,必定失败。

什么是标准?简而言之,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和参照系。对一个地方发展而言,这个标准不仅是指工作标准,还包括思想标准、能力标准、作风标准等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

跨进新的一年,各地各部门以“开年即开跑,起步就冲刺”的姿态,高声唱响2025“奋斗序曲”。大家拼搏赶超,昂扬奋进,让人感受到热气腾腾谋发展、奋勇争先开新局的气象。

新时代赶考路上,如果没有事争一流、干就干成的标准和胆识,就不可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使命,也呼唤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标准、做优“第一要素”至关重要。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工作向更高定位对标、行动向更高标准聚焦、力量向更高要求集中。

提高标准,事争一流,要强化政治引领。政治引领如同灯塔,为我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咸宁发展的“纲”和“魂”。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其中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殷切期盼、赋予的更大使命,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进工作,着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更强担当、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强化自身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提高标准,事争一流,要抬升发展标杆。抬升发展标杆意味着我们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追求和更远大的志向。要跳出咸宁看咸宁,坚持对标国内先进找差距、盯住全省同类谋超越,进一步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准自身发展的方位和目标,主动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奋进。要坚决克服甘于现状、得过且过、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找准参照物,建好坐标系,敢于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充分激扬敢闯敢试、勇争一流的壮志豪情,永葆闯关夺隘、勇攀高峰的奋进姿态,锤炼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鼓足雷厉风行、快干实干的拼搏劲头,不断超越自我,持续追求卓越,永不自满止步。要有创先争优的意识,每项工作一开始就订立高标准,以工匠精神把看准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要盯着上面找政策、盯着外面找经验、盯着自己找潜力,争取各方面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

提高标准,事争一流,要奋勇“跳起摘桃”。“跳起摘桃”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积极主动、勇于挑战的精神状态。桃子挂在高处,要想摘到它,不能只是站在原地等待或者轻易放弃,而需要鼓足勇气,奋力跳起。这意味着我们在追求高目标的过程中,不能畏惧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迫切需要拿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干劲拼劲,干出一番新业绩,拼出一片新天地。“跳起来摘桃子”,“桃子”是方向、是目标,“跳起来”是方式、是作为。成功事业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干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咸宁实践征程上,“坐着要”只能一无所获,“站着等”就会错失良机,“踮脚够”难以实现跨越,必须“跳起来”,瞄准“伸手不及、跃而可获”的目标奋力跃起,提速竞跑。我们要时不我待、奋勇“摘桃”,以快于、好于、强于其他地区的标准和要求,自我加压、拼搏赶超,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履责于行,转变作风

做强“第一保障”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我们确定的目标任务,没有哪一项是能够轻易完成的,也没有哪一项是难度大到完成不了的,关键是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干、什么样的作风去抓。

凡事先干起来,通过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就会越干越好,不能把说了当干了、干了当干成了;也不能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

没有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再好的蓝图都会流于空想。实践证明,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前提。

转变作风抓落实,要强化“拼”的意识。“拼”意味着全力以赴、不留余力,是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强化“拼”的意识,就是要有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决心和勇气。爱拼才会赢,敢拼才能赢。面对咸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应多一些拼搏的精神和意志,用汗水和成绩诠释信仰,用奋斗和拼搏点亮人生。要在学习研究政策、熟练掌握政策、灵活运用政策上拼一拼,真正把政策吃深、吃透,做到思路清、方向明。要在提升专业能力、强化业务水平上拼一拼,坚持知行合一、知成并重、知成并得,力争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要在改进作风上拼一拼,看准了的事情就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作为。发展就是一场大比拼,比的就是拼劲。我们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拼命三郎”的精神、破釜沉舟的气概,持续掀起拼经济、抓改革、促发展的热潮,拼出新状态,拼出新局面。

转变作风抓落实,要拿出“抢”的状态。“抢”代表着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机遇稍纵即逝,必须时刻保持“抢”的状态,才能赢得主动。抓落实,就要把抓早、抓快、抓好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早发力、快发力,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所谓的历史机遇期、战略窗口期都是有时限的,抓住了,发展就上去了,抓不住,就越落越远。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意识,大力倡导“事不过夜”的好作风,提高“马上就办”的执行力,推动形成一抓到底、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系统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三线并进”,形成相互衔接、有序推进的良性循环。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树立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快速反应、迅速落实,以高效的工作节奏抢占先机,把工作效能、效率、效果提升起来,把咸宁内部的热情点燃起来,把各项工作抢在先、干在前、落在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转变作风抓落实,要保持“进”的作为。“进”基本含义是向前移动、发展、提升或推进,象征着进取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保持“进”的作为,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好的成绩。“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精气神,进一步强化“进”的意识,以“进”的作为实现“进”的目标、取得“进”的成效。望远山而力行,知不足而奋进。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以竞进之势主动作为,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增强“进”的动力、形成“进”的合力、提升“进”的实力。要高扬“进”的主旋律,感恩奋进、乘势而进,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围绕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重点工作,抓实抓细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能级提升、幸福咸宁五大行动,推动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后劲整体提升,以最美的奋进姿态,向着新的目标昂扬进发。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让我们以人人都是奋斗者、个个当好实干家的姿态,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努力为湖北建成支点贡献更大咸宁力量。


执笔:朱哲

编辑:刘念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