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初中阶段的孩子学习好,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是孩子聪明、智商高。
其实不然!
初中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靠方法和习惯,而不是单纯拼天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有些孩子初中成绩特别好,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中考后再来回头看,你就会发现,那些能考上重高的孩子,真不是智商高,而是下面这两点抓得很到位。
第一点:提前学习,抢占先机!
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提前学习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英语和数学这两个学科。
1、英语提前学才是王道。
英语是一个特别适合提前学的科目。很多家长会问:“我的孩子现在小学六年级,该怎么准备初中英语?”
我的建议是:
①单词积累要趁早。
别等到初中再背单词,小学六年级就可以开始背初中甚至高中词汇了。比如高考3500词,里面包含了中考的所有词汇。这样孩子不仅能满足中考要求,还能为高中打下基础。
②教材要跟上。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提前学初中英语教材。比如“英语盖老师”的网课就很不错,既有教材讲解,还有考试技巧,孩子学起来轻松又高效。
③原版路线要量力而行。
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让孩子接触原版英语学习(比如看英文动画、听英文歌曲、读英文绘本)。
但这条路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有点难,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别勉强,按部就班学好教材就好。
2、数学:提前学能拉开差距。
数学是一个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但并不是说天赋不够就学不好。只要方法对了,孩子也能学得很好。
①提前预习很重要。
比如初一的孩子可以学初二的内容,初二的孩子可以学初三的内容。这样到了初三,孩子就能提前复习,掌握主动权。
②别贪多,贵在坚持。
不需要每天花很长时间学数学,关键是每天都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哪怕每天只做10道题,也能慢慢积累起来。
3、语文:靠积累,不用太着急。
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初中阶段不用特别着急。平时多读点书、多写点作文就行。如果有余力,可以多看看名著或者优秀的作文范文。
第二点:习惯决定成败。
学习习惯真的很重要!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成绩差是因为不够聪明,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习惯没养成。而在习惯当中,下面这些习惯是最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成绩的好坏。
1、写作业的习惯。
首先,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如果能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回家就不用再熬夜了。实在写不完的话,也要先写最重要的作业。
其次,分主次做作业。不是所有的作业都有意义。比如有些抄写任务其实对孩子帮助不大,可以适当简化。
2、列计划表。
每天都要有计划,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写作业、几点休息……把这些都写下来,严格执行。
其次是要拒绝拖延。很多孩子不是作业太多,而是太拖拉了。看到作业就想着“等一下再写”,结果越拖越晚。
3.、计时做事。
①模拟考试环境,比如刷题的时候可以定个闹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题。这样孩子就能适应考试节奏了。
②提高专注力,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也可以试试计时法。比如每25分钟集中注意力写作业,然后休息5分钟。这样效率会大大提高。
4、提前预习。
①周末预习下周内容。
每个周末都要抽时间预习下周的新课。这样周一上课的时候就能听得更明白。
②预习不等于死记硬背。
预习的时候不用把所有内容都弄懂,主要是先熟悉一下知识点。上课的时候再认真听老师讲解。
5、整理错题的习惯。
错题本很重要,每次考试后都要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比如是因为计算错误、概念不清,还是公式记错了。
然后要定期复习错题,每周都要抽时间复习一下错题本上的内容,避免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
综上所述,初中成绩好真的不靠天赋,而是靠的是方法和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习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养成好的习惯。与其担心孩子的天赋够不够,不如多花点心思在提前学习和习惯培养上。
最后想说一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特点,不用盲目跟风别人。找到最适合自家孩子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