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5日讯(记者 孙灵萱)正月时节,古都西安“皇城里·民乐园”步行街上锣鼓声阵阵,民众和游客笑脸盈盈,一边欣赏社火表演,一边用手机为社火演员拍照,定格新春喜庆瞬间。


观众欣赏高跷社火并拍摄记录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社火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活动,起源于商周时期,与祭祀活动相关,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演变为民间娱乐形式,唐宋时盛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社火活动被视为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表演形式多样,包括锣鼓、秧歌、舞狮、舞龙等,吸引大量民众参与。社火的“火”象征热闹红火,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芯子社火表演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社火不仅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才能,还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据悉,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西安皇城里·民乐园每天12场非遗社火表演,有高跷社火、芯子社火、舞龙舞狮社火、击鼓祈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观众欣赏高跷社火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高跷社火率先登场,演员们脚蹬“凌云木”,身着陕西韵味十足的戏剧华服,摇身化作机灵的孙悟空、憨态的猪八戒、英武的关羽…… 他们在高空中翩然起舞,每一步都踏出传统的鼓点,与台下的观众热情互动,共入神话与历史交织的奇境。


芯子社火表演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芯子社火表演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芯子社火宛如“空中芭蕾”。可爱的儿童演员盛装打扮,化身为云端仙子、传奇英豪,稳稳立于铁芯之上。成年演员们齐心协力,抬着、推着这移动的“艺术珍品”穿梭街巷,孩子们在空中舒展身姿,惊险又奇妙,游客目不暇接,啧啧称奇。来自江苏的游客周舟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社火,非常激动,表演者们很有功夫,这样的民俗文化精彩纷呈,西安很有年味儿。”


舞龙表演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舞狮表演 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舞龙社火,一条巨龙在舞者手中宛若重生,龙鳞闪耀,龙头怒目圆睁。舞者们步伐矫健,默契无间,蛟龙出海、飞龙在天,气势磅礴。再看舞狮,威风凛凛的狮子活灵活现,跳跃、翻滚、登高朝拜,一气呵成。舞龙舞狮表演者时不时地与台下观众互动,欢声笑语,喜庆满溢。


击鼓祈福活动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除了舞龙舞狮社火,还有击鼓祈福环节,台上古朴大鼓静立,一旁主持人高声说道,“民间自古有击鼓祈福一说,鼓声一响,身体健康;鼓声二响,平安吉祥;鼓声三响,财运兴旺……鼓声一起,好运自来。”随后,现场的观众依次上台击鼓祈福,祈愿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舞狮表演与台下观众互动中国网记者 孙灵萱 摄

来自英国的伊恩欣赏完击鼓祈福活动后说,“春节”申遗成功后,就想来中国旅行,体验中国春节文化,在古都西安感受到了中国春节文化的魅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