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人们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一家酒店内吃年夜饭。
▲春节期间,在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塔馆英歌队队员在街头表演。
▲近日,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的北京东岳庙庙会上,市民游客在观看舞狮表演。
▲新春嘉年华活动上,一名外国友人(左)体验中国传统服饰。
从中国年到世界年,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大街小巷年味儿浓厚,春节市场人气足、消费旺。各地春节市场红红火火、热气腾腾、亮点纷呈。
大数据显示,文旅市场人气旺盛、餐饮消费热气腾腾、以旧换新激发活力,全国各地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充分激发居民的春节消费热情,春节市场一片红红火火、年味儿十足。
新变化“文博游”迎来新春“开门红”
农历蛇年春节假期,博物馆化身为充满年味与活力的文化殿堂,“文博游”迎来新春“开门红”。
在上海,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2025蛇年生肖特展“神秘蛇境”,从馆内藏品中精心挑选出80件珍贵标本,全面地向观众展示蛇类的进化历程和丰富多样的种类。
展览不仅科普自然知识,还深入挖掘中国历史上与蛇有关的文化典故,同时展示了蛇形机器人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将科学与文化、历史与未来巧妙融合。
在四川,记者走进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成都博物馆,穿越历史长河,探寻镌刻着“灵蛇”印记的文物,感受古人对自然和力量的崇敬。
在北京,北京民俗博物馆以蛇生肖为主题推出巳至福升——蛇生肖主题展。十二生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展览通过蛇生肖的历史、文化、传说和故事,展现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又深厚的象征意义。
新春假期,围绕蛇年生肖主题,各地文博场馆推动文物展览展示、社教活动等与节气文化、生肖文化、传统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机结合,积极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从多地文旅部门节中盘点看,文博场馆访问人次同比激增。据旅游平台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农历春节假期前四天,展览展馆类、历史遗迹类文旅场所的预订热度同比飙升200%。
新亮点 文旅市场人气旺盛
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今年春节文旅市场人气旺盛,“非遗”相关景点和产品成多个平台热点搜索。
在上海,“过大年”已经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还吸引了全球目光。海外兴起“春节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过春节。
在中国过大年,这些外国友人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爱上了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喜爱摩登又秀丽的风景,更喜爱热情真诚的中国人。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正成为吸引全球游客的“金字招牌”。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入境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通过春节这个窗口,传统文化与开放包容相融合,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精彩。
新体验 餐饮消费热气腾腾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1月28日至3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
在新疆塔城地区,年夜饭预订呈现出火爆景象。
年夜饭预订的持续火爆,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在江苏南京,商家推出年夜饭外卖、到店就餐等服务,为消费者带来多样化体验。
不少商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丰富年夜饭品类,创新烹饪技艺,打造年夜饭新体验。人们的消费方式在变化,不变的是对家人的爱和团聚的心愿。
美团数据显示,“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1月以来,该平台“非遗”主题团购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倍,以中国美食文化体验为特色的黑珍珠餐厅年夜饭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
新活力 补贴优惠激发“换新”过大年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落地,更多老百姓选择“换新”过大年。
在江苏,多地相继开启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补贴力度更大,补贴产品范围也更广,一场消费盛宴热闹“开席”。“一新一旧”之间,越来越多高质量消费品走向大众,走进生活。
在上海,不少消费者将家电和电子类产品,列入了年货的购物清单。记者探访上海市区的商户看到,“国补”落地正在提振春节消费,“电子年货”受消费者追捧。
春节假期,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吸引着消费者。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5万件。假期前4天,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乙巳新岁启,神州万象新。新的一年,人们正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书写更美好的明天。文图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