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敏
学习场景。青海日报记者 何敏 摄
1月24日晚上6时,降温后的天气十分寒冷,而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沙柳湾村村委会会议室里,一群热情的学员,却把中式面点培训班的氛围“搅”了个热火朝天。
30多名学员中,小的只有17岁,大的50多岁,女的多点,男的少点,虽然年龄性别各有差异,但他们头戴统一的厨师帽、积极认真学习的样子,出奇的一致。
“先将酵母、牛奶、蛋液、糖、盐和蜂蜜混合均匀,倒入高粉和低粉,揉成光滑面团。再加入软化的黄油,继续揉至面筋扩展……”来自青海航源工贸技工学校的面点培训师黄金元采用理论知识教学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边讲解制作面点所需原料及搭配比例,一边示范面点制作过程,并对学员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手把手的教学。
和面、揉面、擀面、包制……学员们认真地听取培训师的讲解,不时用手机拍下操作小窍门,大家始终兴致勃勃,很多学员还就平时烹饪中遇到的难题与培训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教学示范,香甜松软、卖相上乘的家常油饼终于出炉了。学员们品尝着作品,赞不绝口,成就感和幸福感充溢整个房间……培训师也被学员现场学习的热烈气氛感染,安排后期加时间为他们教一教油条、葱油饼等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
“前两天学习了香煎玉米饼、香菇馒头的制作方法,今晚又学了家常油饼、棉花杯的做法,培训确实有收获……”38岁的华毛措,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多年来,她一直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丈夫是一名司机,经济收入微薄。“听说这两天村里有免费面点制作技能培训班,我就赶紧报了名。我想学成之后,一来改善自家的餐桌,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的底气。”培训过程中,华毛措认真地做好笔记,踊跃地提问交流,积极参与实操练习,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奔向新生活的信心和底气。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今年入冬以来,贵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利用乡镇村民“冬闲”时机,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广泛组织冬季技能培训,助力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其中就包括深受大家欢迎的中式面点培训班。
“培训班学习时间是每天晚上6点到10点,每晚都有30余人参加,座无虚席。”
“对于村民而言,学会中式面点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自家的餐桌,接轨现代饮食新风尚,还能实现‘一技傍身’,这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种体现。”贵德县就业服务局局长王正军说。
聊起自己的学员,黄金元更是赞不绝口。“这期学员学习都很踏实。”
是什么支撑着村民们如此努力?面对记者询问,50岁的安贵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学一门技术,以后有机会了去创个业,开个馍馍铺啥的。”
说这话时,明亮的灯光洒在安贵祥黢黑的脸上,能看出来他有点不好意思,但也能看得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的光芒。这光芒里,充满了对幸福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令人感动。
21岁的安林芬也分享了她的感受,表示这次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她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为未来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希望与选择,“听说我们学习合格了,就能拿到省上发的证书,有了证书,去农家乐当个面点帮厨,工资都能比其他人高一千来块钱呢。”这样质朴的想法,引起了在场学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走出村委会,天已黑透,室外霰雪微霁。而在那扇明亮的玻璃窗内,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和欢声笑语,氤氲着热腾腾的蒸汽,定格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新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