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火热,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与此同时,不少外国面孔出现在景点,他们拍照打卡品尝美食,体验首个非遗春节,在免签政策带动下,入境游成为今年春节消费市场一大亮点。
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看大熊猫、游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等行程对外国人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外语导游凉风今年春节并未休息,他带着一个印尼团在川渝体验中国春节,据他观察,近一年来四川成为东南亚游客最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凉风在社交平台发布为中国盲盒疯狂的印尼小孩
入境游成春节消费新亮点
有外语导游已连续带团10天
1月24日,成都IFS门口,手举老挝国旗的导游岩先生正在召集旅游团成员拍个集体照,几名穿着时尚的老挝游客靠在一起,岩先生为他们按下了与“熊猫”同框的快门。这是岩先生春节前带的最后一个团,他告诉记者,在十几年的导游生涯中第一次感受到老挝游客增多,去年已经带了20多个老挝团。“现在更多的老挝人想来中国走走看看,他们都喜欢来川渝旅游。”
老挝游客在成都IFS打卡
入境游热从年前延续到春节,凉风则选择今年春节带团过年。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到成都过年的入境游客超过一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两倍多。
“去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带团,今年则从1月24日就开始工作了,到目前一直还未休息,还有5天结束。”2月3日,凉风告诉记者,一般入境游客会避开中国的节假日高峰,或者太热的暑期,但他明显感受今年春节入境游的火热,并且2024年的团量明显比2023年同期增多,自己也更忙,随着入境团队越来越多,就算是过年期间,凉风也想抓住工作机会。
凉风带着印尼旅游团游九寨沟
“这次带的团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大部分祖上都是华裔,不少人都会说一些中文,他们希望来体验中国春节。旅行社提前给他们准备了人手一个春节盲盒福袋,在旅游途中遇到民俗表演活动,也会带他们去了解,跟他们解释其中的寓意。”凉风说。
看熊猫、游九寨、买盲盒.....
东南亚游客组团来四川“过冬”
在最新实施的“240小时”免签政策以及2024年以来“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作用下,四川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往。
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成都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8%。入境外国游客为101.1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其中,入境成都游客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越南、韩国。
“东南亚一带四季炎热,他们也想来四川体验不一样的季节。”多名外语导游告诉记者,近一年来,入境游客中特别是东南亚游客来四川的明显增多,社交平台上,不少成都市民表示看到东南亚面孔的几率增大,而他们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旅游打卡视频。凉风称,东南亚游客会首选到九寨沟、四姑娘山等地看风景看雪,看大熊猫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程。
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截至2月1日,九寨沟景区共接待外籍游客1463人次,同比增长86%。“就2月3日九寨沟的数据来讲,团队数量占到20%多,入境团队大概能占到8%-10%。”另一名外语导游张先生说。
除了体验风景,东南亚游客还解锁了更多的旅游方式,泡泡玛特成为他们必打卡的“景点”。凉风告诉记者,泰国、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年轻人对盲盒非常疯狂,经常需要帮他们拿货,盲盒也成为他们要带回家的特产。
China Travel热度持续
未来将提档升级更多个性化产品
如今“China Travel”正在硬控老外,“烟火气”与高科技相融,都给外国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各大城市文旅在争先宣传,打通旅游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约有66万持证导游,外语导游仅占比约8.4%。入境游火热之下,外语导游成为“香饽饽”,不少人把外语导游作为自己的副业,随着入局者增多,也给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北京故宫的单场讲解,可能一场达到上千元,但需要有很多年的经验积累,一些政务团对导游的要求也很高,相应的工资就高。”张先生表示,一些导游收入高仅仅是个例,实际上导游春节期间的收入跟平常比相差不大,根据团型的不同给出的报价不同,普通的旅游专线就是市场的行规价格。
那随着“China Travel”持续升温,未来还有哪些趋势?据英语导游Tony观察,以往入境游大部分是团客,现在多了更多自由行的游客,以小团和私人订制为主。“但我个人认为,目前这种入境游还属于初期阶段,在需求爆发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
张先生也称,目前国内的旅行社提供给境外游客的是偏常规的行程,但是随着入境团量越来越多,以及游客类型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比如博物馆专线、美食专线,现在外国人对中国的电车很感兴趣,他们也想参观华为、小米等一些中国品牌。未来要吸引更多高净值的境外游客,必须要有更多的特色产品。”张先生说。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