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鱼,人家吃出的是年夜味儿,他吃出的却是塑料味。
最近,广东一位男子在吃鱼时,遭遇了一场“惊吓”。原本以为是一顿美味的鱼餐,结果却在鱼肚子里发现了一条绿色的塑料虫!
事情是这样的,广东一位男子在网络上发视频,称自己过年期间在家做鲈鱼吃,结果吃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有东西咬不烂,拿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条绿油油的虫子。
吃鱼吃到虫子,这种经历估计搁谁都有点反胃。
但仔细一看,这条“虫子”竟然是塑料做的!男子的同伴当时就懵了,心想:“这鱼是吃了啥玩意儿,肚子里还能长出塑料虫?”
按照常理,吃鱼的时候会清理内脏,一般情况下,都会提前发现鱼肚子里是不是有异物。为了这么大一个塑料虫,竟然没有被清理出来?
甚至有网友怀疑,男子是为了吸引眼球,自己把一条软虫塞进鱼肚子。
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到底是啥?
对部分网友的质疑,吃鱼男子出面解释称:
“我吃鱼喜欢吃内脏,鱼肚、鱼肠、鱼肝,杀鱼时没有清理鱼肚,鱼肚和鱼肠肝还有一点鱼鳃是连在一起的……然后我夹鱼肚吃的时候,就发现咬不断,一看才知道,是T尾……”
看来,这位男子是一名钓鱼佬,看到这个塑料虫的形状,就知道是“T尾”,这是一种路亚拟饵,通常用在铅头钩上,这条鱼可能是在吃饵的时候,将鱼钩上的塑料虫给吞进了肚子里,刚好又被粗心的男子吃到了。
这条鱼肚子里藏有塑料虫,证明它曾被钓鱼爱好者钓到过。
有网友看后表示:“赚了啊,这是纯野生鱼。”
如果真的是野生鱼,吃鱼男子估计会由“惊吓”变成“惊喜”,毕竟现在市面上的鱼大都是养殖鱼,鱼肚子里有塑料虫,很可能是鱼在水里误食了钓鱼佬用的假饵,从侧面证明了这鱼是野生的,难怪网友们会说“赚大了”。
除了塑料虫,还有人曾经在鱼肚子里发现过鱼钩。这种情况通常被认为是野生鱼的“标志”,因为野生鱼在自然环境中活动,容易被钓鱼佬钓到,鱼钩也就留在了鱼肚子里。
但同时,也有人表示称这是野生鱼的网友,有点“太年轻了”。
事实上,吃鱼吃到塑料虫或者是鱼钩,未必全是野生鱼。这些鱼也可能是黑坑的“回锅鱼”,被垂钓者多次钓到,所以才会在肚子里留下点东西。
像上面那种塑料虫,一些经常在“黑坑”钓鱼的人,通常会把一些废弃的软饵直接丢水里,可能会被鱼误食,这也是为何鱼肚子里只有软虫,上面反而没有铅头钩的原因。
在现实中,一些商贩正是利用了大家的这种心态,故意往鱼嘴巴里塞鱼钩,以证明自己卖的鱼是野生货,以此牟利。
现在到处都在禁渔,哪里会有这么多“野生鱼”。很多所谓的“野生鱼”其实都是养殖的,只是被包装成了“野生”的样子。
当然,也不排除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鱼类误吞钓鱼爱好者丢下的软饵,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不管这些鱼的来源到底是哪里,吃到鱼钩、塑料虫,确实属于“意外惊喜”,塑料虫还好点,如果是鱼钩不小心被吃到了,岂不是会像鱼一样,被“正口”!
所以,大家平时在杀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清理好内脏中的异物,吃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可不能像大口吃肉那样去吃鱼,万一被异物卡到,那麻烦就大了。
这次广东男子吃鱼吃出塑料虫,虽然是个例,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路亚爱好者以后在钓鱼的时候,不要随意乱扔废弃的软饵了,它们可能会被鱼类误食,从而隐藏一定风险。
此前,曾有不少网友表示在吃鳜鱼、鲈鱼等掠食鱼类的时候,发现鱼肚子里面有很多软虫,最多的一条鱼,肚子里竟然藏有5、6条五颜六色的塑料虫,可以想象它们消化不了这些东西的时候,有多痛苦。
同时,这种事情对人类来说也不是啥好事。
一项研究表明,不少海洋鱼类的体内已经积累了不少“微塑料”,鱼类误食了人类丢弃的塑料,最终这些塑料颗粒可能通过食物链,又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