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论军事能力,他本人是最强的;论文采,才高八斗的曹植无疑是最出色的。在两人离世后,曹家又出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武帝(指曹操)更生”,还有人说他“才同陈思(指曹植),武类太祖(指曹操)”。那么,这位既有曹植文采,又有曹操武功的人物到底是谁呢?



一、继承皇位

此人就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曹髦字彦士,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他的父亲是东海王曹霖。按理说,曹髦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甚至连继承王位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不是曹霖的嫡长子,因此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然而意外却发生了,曹髦于254年11月1日在洛阳即皇帝位。

曹髦是怎么成为皇帝的呢?原来在254年3月,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图谋废掉司马师。此事被司马师得知,结果这些人都遭到了诛杀。为避免后患,司马师又在这年10月,将参与此事的魏主曹芳也一并废掉。此时的司马家还不具备篡位称帝的条件,于是决定拥立一位新的皇帝,来做他们的傀儡。



二、才华横溢

最初,司马师打算拥立彭城王曹据,但遭到了郭太后的反对,因为曹据是曹操的幼子,辈分实在是太高了。而曹髦的辈分正好合适,“吾以为高贵乡公者,文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就这样,曹髦成为曹魏的皇帝。当时的人们对曹髦的评价很高,钟会就认为曹髦“才同陈思,武类太祖”,石苞也说他是“武帝更生”。

曹髦确实很有才华,但把他与曹操、曹植并称,恐怕有些名不副实。我倒觉得陈寿的评价很中肯,“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指曹丕)之风流也”。曹髦经常与朝臣们探讨学问,“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属文论”。他对《易经》就颇有研究,有着一套自己的独特理解。



三、不屈被杀

255年,司马师病死,曹髦认为自己掌权的机会来了,于是下旨让司马昭镇守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但是,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自己率领大军返回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也只得承认司马昭的地位。眼见曹魏江山摇摇欲坠,曹髦决定奋起反抗,于是他在260年五月初六的夜里,命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铠仗授兵”。

第二天,曹髦率领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他虽然呵退了屯骑校尉司马伷,但却在南阙遇到贾充率领的兵马。太子舍人成济询问贾充该如何处置时,贾充说道:“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接着,太子舍人成济冲到车前,“抽戈前刺帝”。曹髦虽然很有骨气,“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从这一点来看,他也是无法与曹操相比的。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