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扬州全市禁燃禁放取得明显效果。据最新统计,与去年春节期间相比,今年除夕至初五期间,扬州的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两天,PM2.5平均浓度更是大幅下降,同比下降了21.2微克/立方米,除夕夜烟花爆竹贡献浓度累计减少26微克/立方米,使得今年春节天空比去年蓝。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市人民对生态环境的共同呵护——
春节前,我市倡议在禁燃禁放区域内,坚决不购买、不储存、不燃放烟花爆竹;在禁燃禁放区域外,也尽量减少或不再燃放;建议市民尽量选择一些环保、安全的方式来增添节日的氛围,例如选用电子爆竹、悬挂灯笼、鲜花等丰富新颖的节庆方式,共筑绿色屏障、共护美丽蓝天。
春节期间,广陵区曲江街道五里庙社区开展“爱护环境,过环保年”宣讲活动,倡导文明低碳、绿色安全的过节新风尚;邗江区邗上街道邗上社区组织兄弟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敲门”送安全,向居民讲解烟花爆竹禁放的相关规定和意义;邗江区新盛街道将科技与环保结合,创新使用无人机监测社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全市各地多措并举,不断织牢织密禁燃禁放网。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环境质量稳定,全市环境监测一线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奔走在各个监测点位之间。仪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他们时刻保持待命,一旦接到应急指令,确保以最短的时间赶赴事件现场,严格执行环境例行监测任务,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人员充分利用扬州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和国家大气环境智能感知平台,紧盯实时数据,及时查高值、压排放,交办并跟踪调度烟花爆竹燃放、国省控及乡镇高值站点、企业减排、扬尘污染、焚烧火点等各类问题,进一步护卫“扬州蓝”。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