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非遗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管2242撖玉华
蛇年新春之际,我的家乡绛县开展了万“巳”大集——非遗集市,展示了绛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胡氏铝丝编织、杨府老酒制作技艺、绛县布扎、清端小米醋、尧香茶、葫芦刻画等的精湛技艺与艺术价值。
用铝丝手工编织的迎客松散发出金色的光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包容、好客精神的象征。“举臂广迎四海客,和谐包纳五洲贤。”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海纳百川的胸怀。同时还有布扎,匠人耗费数天时间只为制成手掌大小的布扎虎,这是布与针线的交融,是时间与匠心的沉淀。我还品尝了清端小米醋,入口是小米的清香与浓郁的醋酸,彰显着独属于山西的醋文化。
在这熙熙攘攘的集市里,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项非遗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瑰宝。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却依然坚守着那份纯粹与质朴。
领略文化之博,感受技艺之雅,守护千载文明之光华,追溯民族传统之源流。借助中华民族卓越文化力量,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成长,使绵延不绝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绽放出盎然活力。非遗文化的生生不息就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在 “年”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非遗文化更显其瑰丽华美。让我们携手共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投稿·合作:微信6635035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