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观察《车评社》
在过去的一年,汽车行业从国内“卷”到海外,价格战与海外布局成为热点话题。2025年已经来到,汽车行业也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
值得注意的是,从价格战的阶段性调整到智能驾驶的全面落地;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到全球化布局的深化,行业变革的浪潮正在重塑未来的出行方式。在车评社看来,今年汽车行业将会有四大趋势的变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趋势一:价格战进入阶段性调整,价值重塑成关键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新能源车平均降价幅度达到9.2%,燃油车也未能幸免。然而,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并未带来长期的市场竞争力,反而导致车企利润率持续下滑。2025年,价格战将进入阶段性调整,车企开始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车评社认为,未来的竞争核心在于如何重塑品牌价值。车企需要通过本地化产品定义、差异化营销以及技术创新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例如,垂直整合核心零部件、优化供应链模式,将成为车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趋势二:智能驾驶迎来拐点,L3级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2025年被誉为“智驾平权元年”,智能驾驶技术将迎来拐点。随着算力、算法和数据的成熟,L3级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普及,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甚至可能成为20万元以下车型的标配。
车评社观察到,华为、小鹏、理想等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智能驾驶领域。例如,华为计划在2025年推出ADS 4(参数丨图片).0系统,实现城市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试点;比亚迪“天神之眼”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全国开通,是比亚迪智驾领域的又一突破。此外,AI大模型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趋势三:新能源技术持续突破,增程与插混市场扩容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技术将在2025年迎来新的突破。增程和插混车型凭借其无续航焦虑和价格优势,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2025年,增程和插混车型将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车评社注意到,头部车企正在加速增程和插混技术的转型与升级。例如,部分车企的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6%,电池低温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能够在-40℃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此外,800V高压平台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另据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增程式汽车累计销量104.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90%,增速远超传统插混和纯电。在去年,连只卖纯电的车企也要加入到增程的混战中来,比如小鹏与阿维塔也推出了增程车型。而今年将会有小鹏G01、小米YU7、问界M8、尊界S800等不同级别的增程车型上市。
趋势四:全球化布局深化,本地化制造成主流
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670万辆。然而,随着贸易壁垒的增加,车企的全球化战略将从“出口导向”转向“本地化制造”。预计到2030年,中国车企海外销量的50%将来自本地化生产。
车评社认为,构建属地化运营体系将成为中国车企国际化的重要课题。例如,比亚迪、奇瑞等企业正在加速海外工厂的布局,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此外,车企还需加强本地化研发和品牌建设,以提升在高价值市场的竞争力。
结语
2025年,汽车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价格战的调整到智能驾驶的落地,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到全球化布局的深化,这些趋势不仅将重塑行业格局,也将深刻影响消费者的出行体验。车评社将持续关注这些变化,为行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深度洞察。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