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第五届巴塞尔国际作曲比赛在瑞士巴塞尔Don Bosco音乐厅落下帷幕,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2024级硕士生路芊辰(导师:钱慎瀛副教授)凭借作品——大型交响乐《夜颂九章(Nine Odes to the Night)》荣获第一名(6万瑞士法郎,约48万人民币)与该赛首次颁发的唯一听众奖(5000瑞士法郎,约4万人民币)。
获奖证书
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合影,左一为上音学生路芊辰
瑞士巴塞尔作曲比赛为不限年龄与国籍且奖金最高的职业赛事(双年赛),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作曲大赛之一。参赛作品为大型交响乐与室内管弦乐。本届比赛评委由瑞士著名作曲家迈克尔·贾瑞尔领衔,成员包括作曲家丽莎·林(澳大利亚)、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美国)、安德烈亚·斯卡塔齐尼(瑞士)、保罗·萨赫尔当代音乐基金会总监弗洛里安·贝斯特霍恩博士(瑞士),以及巴塞尔三大乐团的艺术总监。
赛事分三轮:初赛,从全球250余部管弦乐作品中选出12部作品(小型管弦乐4部、大型交响乐8部)。复赛,由巴塞尔交响乐团、小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排练并在三场音乐会中展演12部入围作品,并选出5部决赛作品。决赛,由巴塞尔三大乐团联袂展演这5部作品,最终评出并公布3部获奖作品及其名次。此外,音乐会现场听众和参与网络直播的全球听众共同聆听音乐会后,票选出唯一的听众奖。
比赛现场
评委主席迈克尔·贾瑞尔表示:“路芊辰成功地在乐思、形式结构与时间维度之间构建了富有张力的互动。她以独特的音响语言创作出一部作品,其情感力量深深打动了评委。尤其是作品的音乐构造及其统一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路芊辰在决赛现场致谢
《夜颂九章》以“夜”为客观意象,以“颂”为主观印象,展现“夜”的层次与“颂“的多样。夜颂,分九章,围绕三种形态展开。静态的“雾”,以缓慢的滑奏与叠置的层次塑造朦胧感;动态的“风”,借密集的音群运动展现流动性;动静态交织的“光与影”,通过打击乐、竖琴与钢琴与管弦乐的音色对比勾勒明暗层次。这三种音响形态在九章节中交错叠加,最终融为夜的音响意象,以新的交响音乐形态映射出作曲家对“夜”的想象与赞颂。
在导师钱慎瀛的建议下,路芊辰将作曲技法伸到当代前沿:借助数字音频技术进行音响设计,将其转化为器乐语言,并勾勒出宏观音响结构。乐曲的意象与诗意文本奠定了音乐的性格与指向,其音响的实现由两个阶段构成:电子合成阶段,运用混响、相位调制等技术,规划音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管弦乐总谱成型阶段,将电子合成阶段的工作结果转化投射为交响音乐的现代语汇,以期扩张传统交响乐的语言边界,进而使《夜颂九章》的音响结果和音乐意象得以展现出作品的交响性、当代性、边界性和艺术个性。
路芊辰,2015年考入上音附中,先后师从邵青、岳淼和叶国辉教授。2018年考入上音作曲指挥系,师从钱慎瀛学习作曲至今。“进入钱老师的作曲班,真是我的幸运。”路芊辰表示,“钱老师一直激励我向极高的目标前行,同时给予我极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在课上,钱慎瀛经常给学生分析新作品与新技术,并分享作曲领域的最新动态,强调要志存高远,越年轻,越要敢于做困难而正确的事。“参赛前,我竭尽全力完成了作品,却因职业赛事的难度而犹豫不决,正是钱老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励让我坚定信心,这才有了之后的预赛、复赛、决赛和最终的获奖。”
获奖后,路芊辰说:“由衷感谢钱慎瀛老师七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和指导,感谢每一位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
钱慎瀛,江苏南通人,作曲家,上音作曲指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2009)和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2014),先后师从邓尔博、岳淼、陈钢、朱世瑞和Michael Jarrell。曾先后获得包括第十届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Queen Elisabeth作曲决赛奖(前四名)、第十二届罗马尼亚文化部乔治·埃内斯库George Enescu国际作曲比赛室内乐唯一大奖和第十四届意大利阿弗雷德·卡塞拉Alfredo Casella国际作曲比赛唯一大奖在内的许多国内外重大比赛奖项。因连续两次在中国文化部鼓励参加的国际比赛中获奖,2010年获得由文化部特颁的证书与奖金(作曲领域唯一)。其部分作品总谱由意大利CASA RICORDI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自2015年回上音工作,钱慎瀛开始担任《和声》《当代音乐》与《作曲》课程教学。“路芊辰是我在上音带的第一届作曲班(2018级)学生之一。她敏锐且热情,有超乎常人的强烈求知欲与好奇心。在她的音乐中凝聚着爱与力量的脉冲——这是她给于这个世界的响应。”
臻玉需要时间的打磨。路芊辰、她的父母与钱慎瀛经过慎重的商量后,在本科毕业后用一年的时间专事沉淀和创作,为其后的研究生学业积累能量。从去年9月收到入选巴塞尔作曲比赛复赛的通知到今年初的四个月,作品的总谱分谱经历了细致的修改打磨。入选上一届巴塞尔比赛提名奖之一的作指系学生肖瑾涵也从自己的参赛经历中给予宝贵建议。比赛正值春节期间,钱慎瀛和芊辰仍然每天远程琢磨各种细节。朱世瑞教授也在获知比赛结果后立即发出了天道酬勤的赞叹。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钱慎瀛一直在思考作曲教学的实践之路该怎么走。一方面,钱慎瀛希望加强对前卫新音乐技术尤其是电子音乐、计算机辅助算法作曲、虚拟乐器等方向的了解和掌握——以外观方法推演模型边缘;另一方面,也尽力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关注中国哲学思想与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艺术表达——以内观思想领悟规律核心。
作为在上音求学、任教二十余年的上音人,钱慎瀛表示:“回馈母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我从授业恩师们耳濡目染的治学从艺的上音精神在我的创作实践和学生们身上传承和光大。我为像路芊辰这样的新上音人——00后新时代作曲家,在作曲世界舞台前沿崭露头角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来源:作曲指挥系、研究生部
编辑:陈璐瑶
审核:张卓
小音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