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日前,日本执政党代表团抵达北京,引发国际关注。这背后,日本的一系列动作,让国际社会不禁猜测,日本的态度是否发生了重大转变?

近期,日本在外交上的动作频繁且引人深思。先是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等人组成的执政党代表团访华,这是自2018年10月后,时隔约7年两国重启执政党交流机制。代表团还携带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给中方的亲笔信,日媒称,日方有意通过此访助力发展中日关系。




石破茂(资料图)

石破茂上台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希望与中方加强对话、拉近关系的意图。近20天内,石破茂就三次主动或通过他人之口,透露自己的访华意愿。12月29号,石破茂表达了自己的访华意愿,并强调中日关系“必须保持稳定”;本月9号,石破茂会见准备访华的森山裕和西田实仁,会后森山裕透露,要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转交给中方,石破茂也有意早日访华。而且,石破茂还十分务实地表示,要加强中日关系,在双边对话上“必须积累次数”。在这之前,日本外相岩屋毅也曾访华,并对中方表达了加强关系的诉求。

中方也对日本释放的善意有所回应。国防部消息,经双方商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代表团于1月中旬访问日本。期间,代表团将会见日本防卫省、自卫队联合参谋部领导,参访有关军事单位。此访有助于增进双方理解互信,促进中日防务交流。从这些互动来看,中日关系似乎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日本在对美关系上的态度,却与对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消息称,特朗普曾邀请石破茂出席自己的就职典礼,而且原定计划是在就职典礼之前还会和石破茂进行会面,结果石破茂对此却婉拒了,仅仅派遣岩屋毅到场。石破茂的任内首访选择了东南亚国家,结合近期的消息,石破茂计划在2月下旬才跟特朗普会面。如果石破茂在这之前就开启访华,就意味着石破茂政府外交领域最重量级的两位官员——首相和外相,都选择了先访华,再访美。这对于一向把日本视为麾下反华大将的美国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

日本态度的转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石破茂本人的政治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右翼首相。和自己的前任包括安倍晋三、菅义伟以及岸田文雄等人不同,石破茂反对日本过度跟随美国,认为应该和中国适当加强合作。他意识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日本不能一味地充当美国的棋子,而应该根据自身的利益,寻求更加独立和多元的外交政策。




石破茂(资料图)

另一方面,特朗普对石破茂的怠慢,也让石破茂心生不满。在20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当月,石破茂就表示过希望能和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面,结果却被特朗普拿着一条1799年的法案《洛根法案》给拒绝了。本来石破茂就对美国不感冒,碍于形势才希望会面,结果特朗普反而摆谱。这样一来,等到特朗普想要会面之际,石破茂索性不再迎合。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阻止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一事。石破茂已经表示支持日本制铁公司起诉美国政府,虽说这件事是马上卸任的拜登宣布的,但在阻止日本制铁公司一事上,特朗普及其背后的共和党反而比民主党更加积极。这让日本对美国的信任产生了动摇,日本意识到,美国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并不会真正考虑盟友的感受。




石破茂(资料图)

在军事方面,日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惊人,如今中国海军的舰艇规模,比日本多了3倍之多。而且,中国海军主力舰艇吨位以每年10 - 15万吨的速度增长,相当于一年增加一个法国海军的总吨位,三年就能增加一个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规模。在经济上,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现在的经济总量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这些现实让日本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才符合日本的长远利益。

日本的这些态度转变,对国际格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日本真的能够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那么美国苦心经营的反华包围圈,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这不仅会影响到美日同盟的关系,也会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石破茂(资料图)

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日本国内的政治势力错综复杂,亲美派依然存在,日本的外交政策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虽然石破茂表现出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意愿,但这种意愿能否转化为实际的政策,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而且,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对日本的控制,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阻止日本与中国的走近。

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仍然充满挑战。我们希望日本能够真正从自身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应该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着日本的下一步行动,日本究竟会走向何方,是继续追随美国,还是寻求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这将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