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大S已经在日本完成了火化仪式,像她这样一生都以大女主存在的女王,因为一个流感就这样骤然谢幕,确实让人唏嘘。


大S去世后,网上除了对她的追悼,讨论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日本拥有如此先进的医疗设施,竟然对付不了一个区区流感,日本的医疗怎么能如此拉垮?”

一、大S一家的日本之行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从大S这次得流感的时间线说起。根据在日本陪同的导游描述:

1月29日,大S一家从台北出发时,她已经身体不适,有咳嗽和哮喘的症状。

1月29日晚上一家抵达箱根温泉。

1月30日,大S身体不适,没有出门。

1月31日晚,身体严重不适,半夜叫了救护车,情况稳定后又回了酒店。

2月1日,身体依然没有好转,去了箱根当地小诊所,因情况严重,被介绍到了大医院,大医院诊断为甲流,开了药没有重视,又回到酒店。

2月1日晚上,身体情况急转直下,再次叫了救护车。

2月2日清晨7点,与世长辞。

从整个时间线上我们可以看出,大S或是带病和全家人一起出来旅行的,本身体质的虚弱再加上旅途劳累奔波,让她几乎在到达日本后就一直处于身体不适的状态中,虽然叫了救护车,去了几次医院,但最终还是因为疏忽和“轻敌”而搭上了生命。


日本的医疗水平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现在日本流感的真实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二、日本流感和药品现状

据2月2日,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目前,在日本人们熟悉的处方药,如感冒药(普通感冒药)、头痛药和咳嗽药供应短缺,而且越来越难买到。除了供应方面的问题外,流感疫情提前达到高峰,目前正与新冠病毒感染同时蔓延也是重要原因。

1月下旬,在东京一家诊所工作的一名50多岁的护士说,“我们真的没有药了。感冒药PL颗粒在药店有售,但像我们这样的小诊所却没有。我已经有两年没见过这种药了。头痛药也没有、 止咳药有过一段时间,但现在也完全没有了。”


“很多人因为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来医院,但我们却真的没有药,只能让他们去大医院。”

尽管地区和药品种类不同,情况也不尽相同,但在过去几年中,日本医疗机构一直面临处方药短缺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从2020年起,仿制药生产商相继被揭发质量违规,导致了部分药品供应不稳定。


除此之外,今季流感突然爆發。导致了关于抗流感药一下子就面临着短缺。

根据厚生劳动省每周公布的全国约5000家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本季流感高峰期出现在去年(2024年)12月下旬,每个定点医疗机构每周报告的患者人数为64.4人,几乎是去年的两倍。

对付流感的特效药特敏福等“只能抑制病毒在体内的生长,对症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特敏福,发烧和其他症状的恢复可加快约一天。如果想退烧,可以追加服用非处方退烧药。

面对流感人群,日本专家建议轻症者首先应该在家休养,而不是在拥挤的医疗机构的候诊室里花很长时间去看医生,冒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或感染其他传染病的风险。


对于轻症患者应该补充水分和营养,服用非处方药和习惯服用的其他药物,安静、保暖地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免疫系统和体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建议储备一些熟悉的药物,如适合自己身体的感冒药和退烧药等非处方药。

但是,如果在家治疗几天后高烧不退,头痛和咳嗽加剧,或者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专家建议赶紧去看医生。

三、大S之死

第一、根据数据和新闻不难看出,日本现在确实是缺药也是流感流行的季节,但是距离流感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小编的实际情况来说,周围流感人群最集中确实是在去年12月左右。处方药因各地差异,有的地方有药也有的地方告急。但基本上在网上和药妆店还是能够在限购(1人1盒)的前提下买到感冒药。

第二、大S在2月1日确诊甲流虽然开到了药,但因为错过了发病48内服用特效药,所以药效可能也大打折扣。

第三、大S本身患有哮喘和癫痫,对于流感来说,最怕就是有基础病,很容易因为体弱引发并发症和肺炎,后果不堪设想。

哪怕是区区一个流感,但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又在外奔波没有重视,那也会酿下悲剧。


日本专家说,如果觉得自身身体应对流感太吃力,可以选择在今年10月份左右就开始接种流感疫苗。来换得一份健康保障。

来日本旅行的朋友,如果你因感冒症状或健康状况发生变化而不确定是否要看医生,可拨打日本国家紧急救援中心项目“#7119”,告知您的症状,并接受医生和护士关于是否应该看医生的建议。

如果是儿童突发疾病,请拨打8000,日本的儿科医生和护士会为您提供建议。这项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主要在夜间和深夜提供服务。

最后,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珍惜当下每一天!

華人网客服咨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