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圣彼得堡2月4日电 通讯|载歌载舞迎新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办中小学春节联欢节
新华社记者安晓萌
2月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小学生迎来一年一度的“春晚”。近千名中小学生和家长在位于涅瓦大街的一座音乐厅欢聚一堂,以一场充满中国元素的文艺演出共庆新春佳节。
这是圣彼得堡市第九次举办中小学春节联欢节。联欢节由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和圣彼得堡“孔子”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举办,是当地“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重头戏。230多名青少年和儿童轮番登台,为现场700多名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扇子舞、武术和戏曲等表演。
舞台上,一群当地儿童化身可爱的花朵,用纯真烂漫的舞姿诠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另一所中学的学生则带来创意十足的《当芭蕾遇上春节》,让芭蕾与春节在翩跹舞步中碰撞出火花。
观众席上,掌声、笑声此起彼伏,不少家长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欢乐时刻。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演出的俄罗斯母亲兴奋地说:“孩子们的表演太棒了!我打算让孩子也学习中文,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除了文艺表演,联欢节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环节。孩子们或执笔书写福字,或体验剪纸、拓印等传统技艺,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写毛笔字虽然有点难,但很有趣。”当地中学生伊万一边展示自己写的福字,一边笑着说道,“中国文化充满智慧和美感,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一个‘中国通’。”
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节不仅为当地少年儿童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更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参加演出的学校都精心准备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一些学校甚至提前半年就开始筹备节目,并与主办方反复沟通细节,只为将最好的节目送上“春晚”。
近年来,俄罗斯“中文热”持续升温。圣彼得堡市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罗佐夫在活动上说,目前全市已有32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学习人数超过5000人。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罗占辉表示,青少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也是中俄友谊薪火相传的希望。俄罗斯中小学生积极学习中文,将为中俄世代友好打下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