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口日”、“人庆节”、“人七日”等。相传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古人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并称之为“人日”。而“人日节”距今已经有二千年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人们会“吃七宝羹、戴人胜、登高祈福、送火神”,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来表达对“人”本身的尊重。

每年过完正月初七,大家就要返岗工作了,而在农村,每年到了初七初八,老人们常常念叨这么一句话:“七不出、八不归”,很多人听完之后,以为是: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被很多人都误解了。正确的“七不出、八不归”不仅具有非常好的寓意,而且它具有一定的育人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到底说得是啥意思?



【七不出】
每年过完正月初七,家里的一家之主就要外出找钱去了,不过在出门之前,家里的七件事需要办好,如果没办好,是不可以出门的。这七件事就是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虽然不再讲究七不出,但我们也要在出门前,一定要给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这些事情包括父母的养老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都要处理安排妥当,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外安心工作,少一分担心。



【八不归】
而“八不归”则指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如果没有做好,那是不要回家的,这八件事也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也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而现如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年轻人的道德准则,一定要记住这八个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此时的人心也比较复杂,我们在交朋友时,如果对方有着这八样道德准则,那一定是可以深交的,也是一位不错的良师益友。
怎么样?看完今天给大家的讲解,你知道“七不出,八不归”的正确含义了吧!其实还是具有非常好的育人价值,大家一定要牢记。最后祝愿大家过完正月初七,整理好心情,再次出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