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任不久的美国务卿鲁比奥,开启了首次外访行程,第一站就选在巴拿马,试图按照美总统特朗普的理念,对巴拿马施压,让其“离中国远一点”。

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2月2日,到访巴拿马的鲁比奥在与巴总统穆利诺会面时,当众威胁若不按总统特朗普的要求削弱中国影响,那么美国就将对巴拿马运河采取“必要行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来多次指责巴拿马政府将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权交给中国。还称美国货物通过巴拿马运河被加收了更多的费用。但这些说法显然不值一驳,因为巴拿马运河一直归属于巴拿马政府管理,所谓的“运营权交给中国”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的诬蔑,这一说法也遭到巴拿马政府多次驳斥。



不过,此次面对鲁比奥到访后的当面威胁,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坚决表态会维护国家主权之外,也还是对美国做出了部分妥协,比如在“离中国远一点”方面。

在与鲁比奥的会面结束后,巴总统穆利诺随即对外宣布,巴拿马将不再续签“一带一路”倡议,其也成为首个退出该倡议的拉丁美洲国家。同时据报道,在会议结束时,巴拿马总统提议与美国进行“技术”层面的讨论,以解决特朗普对运河的所谓“担忧”。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巴拿马外交政策的转向不仅反映了大国博弈的升级,也揭示了小国在大国竞争中的艰难处境。



巴拿马在2017年顶着美国压力,与台“断交”,并与北京建交,还宣布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希望通过引入中国投资和基建技术经验,改善其国内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活力,让国家能够实现发展。

但是,巴拿马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美国长期在巴拿马的经营,使得巴国经济目前依旧高度依赖美国。美国市场不仅是巴拿马货物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同时巴拿马运河的最大用户也是美国,占到了年通过运输量的4分之三。可以说巴拿马经济与美国是紧密相连的,这就使得其在面对美国压力时难以保持独立的外交政策,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鲁比奥到访后,巴拿马选择了不续签“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之所以要施压巴拿马,主要是其将拉美地区视作自己的“后花园”,不允许其他国家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并通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与中国的贸易,甚至引入中国投资,都是为了摆脱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受美国控制的不利境况。但巴拿马此举也被美国视为对自身战略的挑战,因为一旦巴拿马脱离美国的控制,那美国在拉丁美洲的主导地位也将受到动摇。

美国政府拿巴拿马运河说事,并不是真的就存在“中国控制运河”,而是拿此施压巴拿马政府,遏制中国影响力在巴拿马乃至拉丁美洲扩大的同时,巩固自身在拉美地区的主导地位。

而且通过迫使巴拿马不续签“一带一路”倡议,也可以向其他试图摆脱美国控制的拉美国家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任何与中国合作的举动都将面临美国的反对和打击。



但是美国妄图搞长臂管辖,妄图对拉丁美洲国家搞“门罗主义”,可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想拿巴拿马开刀“杀鸡儆猴”,震慑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离中国远一点”,但效果恐怕不会好。不仅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贸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比如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国家的部分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都是中国。

更何况,中国基建在拉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制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更别说中国作为南南国家的主导力量之一,一直在多个国际场合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些都让美国难以继续主导和控制拉丁美洲国家政策,而这其实也是全球治理格局和体系变化的一个缩影和体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