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狂欢!近100万旅客在丽江古城过大年

正月初六,丽江古城的街角巷尾依旧弥漫着年味,在这片西南边陲小镇上,每一处角落都共享年的丰饶。

这个春节,丽江古城满城古韵与春花、红灯笼相映,温馨的年味与祝福的韵味相融,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来到丽江古城,感受首个“非遗版”春节,体验丽江古城独特浪漫的烟火气和小桥流水美景。据测算,1月28日至2月2日,近100万人次在丽江古城过大年。



古韵流溢 年味陶醉八方客

漫步丽江古城,处处张灯结彩,烘托热烈气氛的大红灯笼与历经岁月洗礼的古城碰撞,虞美人、紫罗兰等4万多盆春花为古城披上一袭盛装,将新春的喜庆氛围拉满。人们徜徉在丽江古城,享受着古朴的年俗风情,体验着这里的文化魅力。



丽江古城居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春节庆祝方式,家家户户挂红灯笼、贴春联。民族打跳、歌舞表演、耍龙、跳麒麟、游灯会……正月里日日热闹不停,精彩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小时候我们在四方街,看用青松针搭好的戏台子上的表演,一追就是三五天。如今四方街成了游客沉浸式体验民族打跳的‘打卡地’。”居民李国兴表示,这里年味好像从来就没有淡过。

北京游客胡雪梅一家五口春节假期来到丽江古城旅游,遇上首个“非遗版”春节。“一到丽江古城,就被这里的古韵所吸引,原汁原味的古街,纵横交错的河道,曲折通幽的小巷。春节期间到处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里的居民也很热情,在古城过年让我收获到意外的喜悦,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很温暖。”胡雪梅说。

“烟火气”里拥抱年味

大年初五晚上,记者走进丽江古城,每一条老街、每一条小巷光华映照,恍然如梦,“烟火气”四处荡漾。从街头到巷尾,游客们或驻足观赏,或合影留念,或逛吃……游、购、娱、住、行等各个环节消费,升腾着烟火气,勾勒出一幅烟火气十足的生活画卷,彰显着丽江古城日益涌动的活力。



记者在五一街看到,晚上8点半,“88号小吃店”“渣渣米线”“云雪丽”等餐厅基本坐满。“88号小吃店”负责人表示,一桌难求成为春节期间的“新常态”。这两天,顾客用餐排队半小时以上是常事。

虽然春节假期已过半,但丽江古城的年味在烟火气中依旧浓烈。“春节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热门景点人气爆棚,街巷里人头攒动,客栈民宿势头正火,微度假、出境游等不断升温,文化过大年成为‘新年俗’。”古城保护管理局文保科负责人说。

“文化味”使节日底蕴更丰厚

悠扬的白海螺声中,纳西东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年专用曲的BGM声中,游客品尝丽江特色美食;热情的叫卖声里,是对珐琅银器、丽江木雕、东巴文字、东巴绘画、纳西族歌舞乐等非遗、传统手工艺品的满心喜爱……来自广州的吴国红感慨道:“听一听这些丽江古城人声鼎沸的声音,就是过年的感觉。”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春节假期,丽江古城景区聚焦人们的消费新需求,用更多措施展示文化底蕴、以更细致的服务集聚人气,激发消费热情。”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文保科负责人说,春节期间,丽江古城景区开展跟着《被遗忘的王国》游古城活动、“喜迎新春”歌舞展演,还有丽江古城新春民谣广场、云南小调音乐嘉年华、黑龙潭书画摄影作品展、束河古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等,丽江古城内的31个文化院落开放时间延长至22时。

从民族歌舞展演、纳西婚俗展演、民谣音乐到非遗集市,每天,丽江古城内各类民俗活动上演,古城年味洋溢在每一个角落。

“潮流范”让文创文旅新潮涌动

今年过年,来自南京的游客朱娜专门带孩子们“跟着课本读中国”,打卡《一滴水经过丽江》,并体验丽江古城的年味。在丽江市博物院,不少游客选购各类文物元素的文创产品、体验东巴拓印等活动……



“汇集一条文脉,绵延一方人文”,丽江古城致力于将不可复制的古城记忆和文化,融入当代便捷、精致、创新的生活方式。

人气有了,文化活了,丽江古城也就有了灵魂和生命。要让古城更吸引人,则需要在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注入现代元素,贴近游客生活。对此,依托最近兴起的旅拍热,丽江古城推出春节“回家”为主题的民族服饰旅拍活动,让游客感受民族服饰文化,激发其情感共鸣。“可以选择很多的民族服饰,自己换上古装后,感觉和古城的距离更近了,体验也变真切了。”宁波游客徐利霞说。

“丽江古城文旅融合的新场景层出不穷,不断上新的旅游产品,研学、旅拍、剧本杀等新业态、新玩法、新体验,各类创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也提高了游客在春节期间的旅游品质。”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木晟表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