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走上说相声的这条路,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是说相声的。
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他的父母已经是相声圈里小有名气的相声演员。
尤其是他的父亲,师世元,是老一辈的相声艺术家。
父亲师世元为相声的传承和发展披荆斩棘,儿子师胜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对父子在相声界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编织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巧合:父子俩竟在相隔50年的同一天,告别了这个世界。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
一、早期的相声大师:师世元
在四十年代的时候,二十出头的师世元为谋生计,去了营口市当工人。
但那个时候工厂的效益也不景气,没撑多久就倒闭了。
他一下没了工作,经济来源也断了,生活瞬间没了着落。
没办法,他只能流落到街头,靠着唱太平歌词这点本事,卖艺来勉强糊口。
但街头卖艺并不是长久之计,有个正儿八经糊口的活儿才是正道。
之后,他拜熙醒生为师,从此就踏进了相声的大门,开始正式学艺。
学成技艺后,他四处巡演,从抚顺到哈尔滨,再到鞍山、天津,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幽默诙谐的相声身影。
移居沈阳之后,他与佟雨田结为搭档,从此扎根在沈阳北市场演出。
凭借独特的表演风格,他们很快便在当地小有名气。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相声创作更是迎来了春天,为了让太平歌词加以传承与演出,经他整理并演出的优秀作品多达二十余段。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投身现代相声的创作《卫生灯谜》《百科全书》等作品紧跟时代潮流。
他用相声这门艺术,描绘了新时代的新气象,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与喜爱。
随后,他来到了哈尔滨献艺,并加入了哈尔滨曲艺团,成了相声队长,挑起了培养相声新秀的重担。
像高金奎、曹金星、方金亮这些相声界的后起之秀,都曾是他的学员。
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师世元,对子女的要求也同样苛刻,尤其是师胜杰。
二、青出于蓝的相声大家:师胜杰
师胜杰对相声可谓是情有独钟,小时候,他最爱干的事就是跑去相声大会剧场,看人家怎么说相声。
七岁那年,他第一次登台,和父亲一块儿说了段《捉放曹》,出色的表演惊艳全场,听得台下的观众掌声连连。
有着极高天赋与潜力的他,拜了朱相臣为师,从此,便正式走上了专业相声演员的行列。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他的父亲在9月28日这一天蒙冤含恨自杀。
随后,师胜杰被分配到了北大荒最基层的连队,进行劳改,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相声。
闲下来的时候,他听着收音机里马季和唐杰忠说相声,听完就忍不住跟身边的人说:“你们知道不,这叫相声,我也会来两段。”
或许是自己的毛遂自荐,他这会说相声的本事便在团里头传开了。
第二年,他遇到了小他三岁的姜昆,俩人一见如故,成了搭档。
一起创作了相声《林海红英》,也就是这次的演出,让师胜杰有了意外收获,第一次见到了相声大师侯宝林。
这一面,虽然爷儿俩没说什么,但为日后的拜师埋下了伏笔。
年底,师胜杰被调到了黑龙江剧院,正式踏上了专业相声演员的道路。
这下子,他更是来了劲头,创作出了一批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1984年,他携相声《肝胆相照》参加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凭借柳活儿、民歌、喜剧、电影等多元表演手法的巧妙融合,荣获创作与表演双一等奖,赢得侯宝林先生赏识,侯先生爱才心切,力排众议,收其为关门弟子。
师胜杰自此成为侯派相声的嫡传弟子,肩负起传承发展侯派相声的重任。
此后,师胜杰的艺术之路愈发宽广,佳作频出,表演风格愈发成熟。
他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以幽默风趣、文雅清新的表演,为全国观众带来欢声笑语。
师胜杰不仅在表演上成就斐然,还致力于相声艺术的传承推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相声界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相声大家,晚年却被病痛所折磨。
三、父子天堂再聚首,是命运还是巧合?
俗话说,色是刮骨钢刀,酒是穿肠毒药。
或许是早年在烧酒厂担任品酒师一职,让他偏爱这种与酒相伴的日子。
此后的大半辈子,他的酒瘾渐深。
对此,不光他的妻子,还有徒弟甚至是师父侯宝林都劝他戒酒。
可师胜杰似乎对酒有种疯狂的“爱”,他爱喝酒。
然而,长年累月的喝酒,是过了嘴瘾,但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
2017年,正在进行巡演的师胜杰,腰部却突然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得他难以忍受。
刚开始,以为只是累着了,没太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这疼痛却越来越厉害,还伴随着低烧、恶心,连吃饭都没了胃口。
妻子宋艳非常担心,连忙陪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那一刻,两人都愣住了——肝癌晚期。
面对这一沉重打击,师胜杰也是悔不当初。
但即使是身患重病,他对相声的热爱也丝毫未减,只要身体稍有好转,便心心念念重返舞台。
2018年7月,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他参加了央视《向经典致敬》节目。
在舞台上,他依旧谈笑风生,风采不减当年,观众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
然而,命运并未眷顾这位相声大家。
短短两个月时间,师胜杰的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医治无效,在哈尔滨与世长辞。
但让人惊叹的是,他离世的这一天,竟然同样也是9月28日。
与其父亲师世元离世的日子相隔整整50年,这巧合,仿佛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应。
他们一生都在相声的舞台上闪耀,即便是离去,也成了相声史上一段让人动容的佳话。
结语:
有人说,这是命运的无形丝线,将父子俩紧紧缠绕,即便跨越半个世纪,也依然在同一时刻将他们召唤。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师世元含冤离世,相声艺术于他而言,或许成了无法承载之重。
而50年后,师胜杰在功成名就、为相声发展倾尽心力之后,因病告别舞台,同样也是为相声奉献了一生。
他们的离去,仿佛是命运刻意为之,让父子俩以同样的日期作为人生谢幕的节点,给世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