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巅峰之后,国产动画便展现出势不可挡的崛起之势。
眼下6年已过,其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不被看好(一般续作必翻车)的情况之下,再度横空出世。
并凭借更加成熟的特效制作和更加宏大的叙事格局,在25年春节档掀起观影狂潮,成为内地电影市场的“救市之作”。
截至发稿前,该片票房已突破43亿大关,且单日票房仍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持续攀升,单日票房占比更是高达70%,远超其他几部春节档影片单日票房的总和。
仅上映7天便挤进内地影史票房前十,照这个趋势《哪吒2》有望超越《长津湖》(总票房57.75亿)成为内地影史票房第一。
且有望冲击70亿票房大关(目前AI预测《哪吒2》总票房高达72亿),如果预测成真《哪吒2》将改写内地影史票房纪录,并正式带领内地电影进入70亿票房时代。
那么该片究竟为何能在25年春节档成功破圈,并有望成为内地影史票房第一,听小编细细道来。
一、叙事升级
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点燃了观众对国漫崛起的信心,那么《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个人反抗升华为对集体命运的叩问。
影片以哪吒与龙族三太子敖丙的“命运羁绊”为线索,重构了传统神话中“哪吒屠龙闹海”的经典桥段。
这一次,哪吒的“闹海”不再是孩童顽劣,而是底层对压迫的反抗;龙族的“复仇”也并非因为私欲,而是族群对生存权的呐喊。
影片通过双男主视角的交替叙事,将“善恶对立”的简单逻辑解构为“立场错位”的复杂困境(天庭以“天道”之名垄断资源,龙族镇守海底恶灵却只能苟延残喘,永世为奴,卑微弱小的人族则在夹缝中艰难求生)让观众在热血打斗之外,窥见神权体制下对个体命运的不公……
二、天时地利人和
除了《哪吒2》本身质量过硬,《哪吒2》上映的时间点也很关键,24年内地电影票房市场同比缩水超22%,全年总票房仅拿下425亿左右,甚至不及10年的票房成绩(2015年全年总票房438亿)。
这不禁让观众对内地电影市场的前景表示担忧,而《哪吒2》的出现让观众和影院看到了新希望。
为了扭转24年的颓势,多家影院“发疯式”排片(有的影院一天排片99场《哪吒2》),因为《哪吒2》上座率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几乎场场爆满。
相反其他真人类电影却不太行,尤其是那几部打着“明星效应”博票房的影片,更是面临巨额亏损,这也变相证明观众已经“醒悟”了,除非影片本身质量过硬,不然观众不会随随便便就走进影院为“烂片”买单了。
结语:展望与感悟
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动画用了数年时间完成了从“崛起”到“领跑”的跨越。
70亿票房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代电影人的完美答卷。
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天庭桎梏时,银幕外的中国电影也在冲破“唯好莱坞论”的枷锁。
正如导演饺子所言:“我们不再需要证明国漫能做好,而是要思考好作品能带观众走向多远。”这场始于闹海的狂欢,或许正是内地电影“新神话时代”的开端。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