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书小马a
图片源于作者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劫难,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在轮回这充斥着人生。
当春节的最后一抹烟火消散在夜空中,当走亲访友的欢声笑语渐渐归于平静,2025 年的春节已然画上了句号。春节,这个承载着团圆与温暖的节日,在短暂的相聚后,又将许多家庭推向了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是走,还是留?
村上的小老弟过年前把远在海南打工时候买的新车给卖了,他今年开始决定就在老家不走了。女儿上初中有点叛逆,儿子三年级又调皮,离异的他不敢在继续漂泊打工,钱也没赚什么,孩子也顾不上。所以他决定就在老家随便找份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两个孩子身上。
舅舅家表弟去年下半年找了对象,他一直在镇上做小电商,媳妇远在上海打工,过完年,他们商量好,老弟决定把镇上小店铺关了,跟她媳妇去一起打工老弟从大学毕业就在家做点事,一眨眼也有小十年了,如今才踏足社会去打工,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一个决定留守农村陪孩子,一个决定外出打工陪媳妇。
这都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
在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背着大包小包行囊的人们,脸上还带着未消散的春节喜庆,眼神中却又透着几分对未来的迷茫与坚定。他们告别年迈的父母,亲吻年幼的孩子,转身奔赴远方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远方是生计的希望,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可能。大城市的工厂、工地、写字楼里,有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微薄薪水,那是一家人的生活保障,是孩子的学费,是老人的医药费,是家庭的未来。
他们深知,这一走,便意味着与家人聚少离多,错过孩子成长的许多瞬间,无法在父母生病时及时照料。每一次视频通话,看到孩子长高的个头、父母增多的白发,心中满是愧疚与无奈。但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物质生活,他们只能咬着牙,踏上这充满艰辛的打工之路。
而在宁静的乡村,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留在老家,陪着孩子读书长大。他们看着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不愿错过。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帮助;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能亲眼见证他们的喜悦。
留在老家,虽然收入微薄,但能享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能在孩子睡前讲一个温暖的故事,能在父母需要时陪伴在侧。然而,生活的压力也如影随形,有限的就业机会,微薄的收入,让家庭的经济常常捉襟见肘。看着别人家因为外出打工而改善了生活条件,心中也会泛起一丝羡慕和不甘。
于是,走与留的矛盾在许多家庭中激烈碰撞。夫妻之间因为这个问题争吵不断,一方希望外出打工,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另一方则坚持留下,陪伴孩子成长。每一次争吵,都是生活无奈的呐喊,都是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
生活,哪有十全十美、称心如意。走,意味着错过孩子的成长,背负对家人的思念;留,意味着要面对经济的压力,放弃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伴随着牺牲和遗憾。
但这就是生活,充满了无奈与抉择。每一个为了家庭努力奋斗的人,无论是远赴他乡打工,还是留在老家陪伴孩子,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家庭的责任与爱。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他们在走与留的两难中,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脚步,努力书写属于自己家庭的故事。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城乡差距会逐渐缩小,乡村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们不必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或许,社会的保障体系会更加完善,让每个家庭都能在陪伴与生计之间找到平衡。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每一个在走与留中挣扎的家庭,都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让我们一起期待,生活能变得更加美好,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温暖与希望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