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浪漫的老教堂,近些年不少已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以及婚礼举办地。每座教堂漂亮的建筑外观,华丽的内饰,沧桑的历史,不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前来,还是摄影爱好者与文史研究者探索的胜地。

我们常说的岛城三大教堂,江苏路上的基督教堂、浙江路上的圣弥厄尔教堂,观象二路上的圣保罗教堂,这几座立于老城区的教堂宏伟壮观,都是青岛历史建筑中的佼佼者。

在这三大教堂之外,青岛市区还有三座老教堂,同样为人们所熟悉,或许是限于区域、规模及开放条件等原因,没有被网红地所侵扰,反而让它们能够较为安静的置身于闹市街区。其实美景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未曾静心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近钟声回荡的旧时光,去看看那些老教堂,现在是什么模样……青岛市区六大教堂,有热闹、有惊艳、有沧桑,有落寞,回望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穿越。

浙江路15号·圣弥厄尔教堂


如今的圣弥厄尔大教堂

圣弥厄尔教堂,位于市南区浙江路15号。这座宏伟壮观、令人惊艳的建筑,不仅是青岛老城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也是一处全国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和婚纱摄影外景地,教堂前的广场上每天都会吸引着大批的本市的市民及外地的游客。


上世纪40年代末的圣弥厄尔大教堂

圣弥厄尔教堂始建于1932年,由弗雷贝尔修士与德国设计师毕娄哈共同完成, 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1934年10月落成。它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和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塔高56米,塔顶尖各竖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总高64.5米。教堂内部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装饰风格,高18米的教堂大厅,宽敞明亮,厅内席位可容1000人以上。


上世纪30年代末的圣弥厄尔大教堂


如今的圣弥厄尔大教堂

教堂直插云霄的钟塔,和谐悠扬的钟声,以及那架亚洲最大的管风琴,是这座城市曾经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江苏路15号·青岛基督教堂


如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

江苏路基督教堂原名福音堂,坐落于市南区江苏路15号,是青岛著名的宗教历史建筑。教堂由礼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宽敞明亮的教堂内部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上下两层,装饰精美典雅。钟楼高36米,登楼可观览岛城的海天秀色。钟楼上的巨型机械钟表至今依然正常运作,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


建成之初的江苏路基督教堂


老明信片中的江苏路基督教堂

江苏路基督教堂由胶澳德国总督府出资,始建于1908年4月19日,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密斯特公司施工,1910年10月23日竣工。教堂呈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风格凝重粗犷,线条清晰简练,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钟楼,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气势庞大的之感。


如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
江苏路基督教堂,这幢油画般质感的中世纪古堡风格的经典建筑,是青岛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建筑之一。历经风雨115年,风韵依旧。它同样也守望着这座城市,见证并书写着青岛的历史。

观象二路1号·圣保罗教堂


如今的观象二路圣保罗教堂

圣保罗教堂位于市南区观象二路1号,胶州路与观象二路交界处,始建于1938年,建成于1941年2月,又名观象二路基督教堂。外观敦厚、雄壮,是青岛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上世纪40年代,建成之初的圣保罗教堂。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德国基督教信义会柏林教会差派牧师昆祚到青岛传教。一战后,德国将山东所有的德国教堂转让给美国基督教信义会,1938年,信义会于观象山购地,开始兴建新的教堂。


壮观的观象二路圣保罗教堂


如今的观象二路圣保罗教堂

圣保罗教堂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建成后命名为圣保罗堂。教堂占地2252平米,建筑面积1482平米,可容纳300余人做礼拜。红清水砖墙,花岗岩勒脚,是一座仿罗马风格式建筑。与南面的基督教堂,西面的天主教堂,形成三角鼎立之势。

圣保罗教堂拥有方形钟楼,高24米,悠长婉转的钟声,缓缓飘荡在城市的上空,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台东·清和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台东清和路基督教堂

在台东步行街北侧的清和路上,有一座中国庙宇式建筑,这就是清和路42号的基督教堂,或许很多人路过也不知道这是座教堂,这也难怪,只从外表来看,教堂的造型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寺庙式样,所以许多年来不少人习惯称呼这里“台东大庙”,也有叫“清和大庙”的。


上世纪40年代,台东镇清和路古宫殿式圣路德堂。

1900年,昆祚主持在台东清和路40—44号兴建信义会柏林教会礼拜堂,名为青岛基督教信义会路德堂。一战后,德国将山东所有的德国教堂转让给美国基督教信义会。1925年,这里改为青岛基督教中华信义会清和路教会。

1940年拆除旧址,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兴建中国宫殿式大礼拜堂。1941年7月教堂竣工启用,命名为青岛基督教信义会路德堂。


如今的台东清和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台东清和路基督教堂

2001年清和路教堂大礼拜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历史优秀建筑物,清和路教堂也成为了台东威海路步行街闹市中的一处独特景观。

四方·嘉禾路基督教堂

从嘉禾路糖球会圆形广场向东走不过100米,在路的北侧有座红瓦黄墙的西式平房,这就是建于1935年的嘉禾路基督教堂。


1999年整修之前的四方神召会礼拜堂


嘉禾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嘉禾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嘉禾路基督教堂

1924年,加拿大神召会委派牧师郜文昭来到青岛筹建教会。郜文昭去世后,差会于次年又委派牧师司克慈来青主持教务。1935年5月1日,嘉禾路15号四方神召会礼拜堂落成。1949年之后,神召会退出中国。嘉禾路教堂成了神召会在青岛留下的最后一座纪念性建筑。

李村·滨河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滨河路基督教堂

李村的滨河路基督教堂位于李沧区滨河路1183号,是李沧区保留至今、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也是目前青岛市区现存最早的教堂建筑。


建成之初的滨河路教堂

滨河路基督教堂,1904年由德国传教士邵约翰主持修建完成,教堂主建筑为一层,石砌基础,红砖红瓦,在主入口顶部设计处理为略高起的山墙。建筑主入口处为二层结构,石质楼梯,木质地板,堂顶建有钟楼一座,文革时被拆毁。


如今的滨河路基督教堂


如今的滨河路基督教堂

1994年随着青岛新一轮的区划调整,滨河路教堂被划为青岛市李沧区。几经修缮的教堂,大致保留了原貌,2013年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李村闹市一隅,比邻原李村大集的滨河路教堂,至今已一百二十余年历史,它比江苏路基督教堂还早了六年,青岛市区六大教堂,李村滨河路年岁最长。


想要领略欧式教堂的宏伟和典雅?根本不必去国外看,漫步岛城,不经意间就能领略那些影视剧中的别样风味!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教堂成为了城市中的建筑瑰宝,见证了历史,成为青岛街头独特的人文风景。

青岛市区内现存六座老教堂,虽然规模不等,但座座历史悠久、建筑独特、风韵各异。 如果想进一步读懂岛城的历史,可以从了解这座城市的教堂开始。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