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大年初二的喜庆氛围中,菲律宾国家调查局的一则消息却给中菲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该局宣布逮捕了5名中国公民,指控他们涉嫌在巴拉望岛从事间谍活动。这一举动凸显出菲律宾政府近期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的一系列强硬姿态。小马科斯政府似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中国的底线发起挑战,这无疑加剧了中菲之间的紧张关系。
回顾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从企图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到菲海警舰在中国南沙仙宾礁“非法滞留”,再到未经中方允许强闯仁爱礁,这一系列举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菲律宾的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法,也损害了中菲之间的友好关系,更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
更为严重的是,菲律宾还允许美国在其本土部署可以打击中国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一举动不仅加剧了中美菲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使得南海地区的军事化趋势愈发明显。菲律宾此举无疑是在玩火,不仅可能引发地区冲突,也可能将自己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而近期,菲律宾宣布拨款16亿比索(约合2亿人民币)用于翻修中业岛机场的计划,更是将中菲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中业岛作为南沙群岛中的第二大天然岛屿,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趁中国海军力量薄弱之际,擅自登上中业岛并驱赶中国渔民,随后通过建设军事设施等手段试图将其据为己有。如今,小马科斯政府再次将目光投向中业岛,显然是希望借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对岛屿的实际控制。
然而,菲律宾的这一“翻修计划”却遭到了外界的广泛质疑。尽管菲律宾官方宣称这一项目是为了“旅游开发”,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掩盖其军事意图的幌子。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菲律宾实际能够完成的工作可能仅限于对现有设施的部分修缮,而非全面重建。这种虚张声势的做法不仅无法改变中业岛属于中国的基本事实,反而可能让菲律宾陷入更大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已预料到菲律宾的这一动向,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大量渔船聚集在中业岛附近海域,军舰定期巡航,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这使得菲律宾在运送建筑材料上岛时面临极大的困难,也使得其试图通过移民和优惠政策吸引民众前往中业岛定居的计划难以实施。这种做法不仅违反国际法,也难以改变中业岛属于中国的基本事实。
更为狂妄的是,菲律宾海军发言人特立尼达近日声称,在黄岩岛填海建造人工岛对菲律宾来说是一条“红线”,中方若“踩线”,菲律宾将会作出应对。他还扬言菲律宾政府已经对南海争议设下4条红线,其中一条就是不可在黄岩岛填海建造人工岛。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侵犯。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无可争辩的领土,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执法行动是维护自身正当主权权益的合法行为。菲律宾却试图将中国的正当之举污蔑为“侵略和胁迫”,这无疑是对国际法的践踏。
菲律宾近期的强硬姿态离不开美国的支持与怂恿。国务卿鲁比奥在上任第二天便致电菲律宾外长,安抚小马科斯等人,并承诺对菲律宾的态度“坚定不移”,将继续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保护菲律宾。这一表态无疑给了小马科斯政府极大的信心,使其敢于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挑衅生事。然而,这种盲目的自信与冒险却是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幻象。
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核心目标始终是以最小的成本牵制中国的发展,而菲律宾不过是一枚可随时舍弃的棋子,而非真正的玩家。一旦局势失控,美国是否会为菲律宾火中取栗?答案不言自明。菲律宾显然高估了美国的支持力度,也严重低估了自身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地位。这种战略短视不仅无法撼动中国的底线,反而会让菲律宾陷入更深的泥潭,损害自身的长远利益。
事实上,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合作远大于竞争。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然而,小马科斯政府却选择了一条与中国对抗的道路,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中菲之间的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而对抗则只会导致双输的结果,不仅损害双方的利益,也会破坏地区的和平稳定。
因此,对于菲律宾而言,应该认清现实,停止无端指责和挑衅行为。中菲之间的分歧和争议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对抗和挑衅来加剧。双方应该加强互信,扩大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同时,中国也将继续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试图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受到中国的坚决回击。中国呼吁菲律宾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回到对话和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只有这样,中菲关系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为双方和地区带来更多的利益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