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人体后天之本,它对人体来说承担了很重要的作用,食物进入身体之后,脾胃会将
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给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所以,脾胃功能强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会更充分,身体自然更健康。但是脾胃很容易受到伤害,日子久了,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身体可能出现多种问题。
那么,日常有些什么习惯对脾胃不好呢?
一,口味太重
生活中有些人的口味太重了,喜欢吃一些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如果饭菜少盐少油,吃起来会感觉毫无味道,口味重的食物会让人食欲好,每餐可以多吃一碗饭。
但是,口味过重的食物吃多了,会刺激胃黏膜,胃酸分泌出现异常,脾胃负担加重,时间久了,脾胃功能会慢慢下降。
二,压力很大
一个人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过多,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脾胃受到的伤害也不小。长期压力过大,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之下,胃酸分泌变多,胃黏膜遭到腐蚀,从而损伤到了脾胃健康。
所以,生活中要懂得释放压力,碰到事情要多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去思考、去处理,平时可以多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看一些报纸杂志,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三,久坐
人的脾胃是一个怕懒的器官,所以,想要让自己的脾胃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不要久坐,要经常活动身体。现在的人很多工作都是坐在电脑前,不需要多大的运动量。但是,久坐会让气血运行变慢,脾胃运化受到阻碍,功能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出现胃口变差,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的现象。
所以,不管上班时任务有多重,都要经常站起来活动一下,如果不方便做幅度较大的动作,可以简单地伸一伸懒腰,去茶水间加杯茶,或者上一趟厕所,总之,上班时间也要让身体经常动一动。
下班之后,要尽量安排适当的运动量,时间可以不要太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运动项目不需要太激烈,像慢跑、快走、散步、瑜伽、跳操、太极拳都可以。每天拥有一定的运动量,可促进胃肠蠕动,对于提高脾胃功能有很好的效果。
四,熬夜
脾胃是身体中比较累的器官,每天都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为身体运化提供能源支撑,所以,要多注意保养。熬夜对于脾胃来说,伤害很大。
脾胃、肝胆在晚上的11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会进行自我修复。如果你作息不规律,每天熬夜,脾胃就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负担会变重,功能就会有所降低。
经常熬夜的人,久而久之,就会觉察到自己的消化能力变差了,经常有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的情况。而且,大家都知道长期熬夜还会伤肝伤肾,影响免疫力,这样又加大了细菌和病毒侵袭脾胃的风险。
因此,想要脾胃功能正常,建议大家每天11点前要入睡,确保11点到凌晨3点处于深度睡眠的状态,让脾胃安静地“充电”。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让脾胃有足够的时间“充电”。如果偶尔有特殊情况需要熬夜,第二天可以适量喝一些温热的小米粥、山药汤来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