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某海域,山东舰上多架歼-15战机准备出动,一场“背靠背”红蓝对抗演练正在进行。在这些紧张忙碌的身影中,最显眼的就是身穿黄色马甲的曾文辉,他的任务就是引导舰载机就位、起飞,十几个引导动作,他一气呵成。


海军山东舰 曾文辉:从我们放飞到完成放飞,可能就几秒钟时间,完成现场环境、装备、舰载机一系列问题的确认,你还需要做一个最准确的决断。

娴熟动作的背后,是曾文辉日积月累努力磨炼的结果。记者看到,在他左脚的战靴上就有一处明显的磨损,这是他上万次苦练“凌空一指”动作留下的印记。


海军山东舰 曾文辉:像这个放飞手势我已经做过了无数次,所以在每次保障过程中,我需要克服掉这个肌肉记忆对我其他动作的影响,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和差错。

近年来,从昼间保障到全时保障,从风平浪静到恶劣海况出击,曾文辉和战友们保障着“飞鲨”仰头拉起,直刺苍穹。


海军山东舰 曾文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山东舰作为中国军事力量转型的一个代表,我们需要为山东舰驶向深蓝贡献力量。

演练中,像曾文辉一样紧盯战机的还有塔台上的这个00后女孩陈欣萌,她的任务是通过无线电台不断给飞行员通报情况。


海军某部 陈欣萌:我们这个岗位也被称作飞行员的另一双眼睛,因为空中的态势是瞬息万变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快速反应,灵活处置,然后准确下达口令。

面对新型的武器装备、复杂的空中态势,陈欣萌一次次挑战,不断探索着飞机的极限性能,寻找新的战斗力增长点。


海军某部 陈欣萌:我可能下了一个口令,哪个航向怎么飞,去打哪个,飞行员在无线电里直接跟我喊了一句指挥得好,他就把对方给打掉了。其实我当时是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甘愿把我这个青春奉献在这个岗位上,有一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夜色渐暗,战机即将返航。在航母水线以下的深舱中,各种舵令更加频繁,因为此时的航母要为战机的安全着陆进行姿态调整。


海军山东舰 曾小祥:动力是山东舰的心脏,我就是负责心脏这一块的。

在一次远海任务中,曾小祥在60多度高温环境中抢修设备故障近4个小时。


海军山东舰 曾小祥:就是已经虚脱那种感觉,只想赶紧把那个设备能转起来。出航即出征,对我来说就是上战场,即使我牺牲在这个地方,只要设备好了,我认为我都应该值得。

曾小祥顺利保障上千架次飞行任务,他却至今没在甲板上亲眼看过“飞鲨”的起降,最长的一次有近50天没有见到过阳光。


海军山东舰 曾小祥:所有的设备都停完了以后,走到码头的时候,空气真新鲜,阳光真明媚,那个时候感觉特别幸福。

在航母部队十多年,曾小祥经历了我国航母事业的多个“首次”,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海军山东舰 曾小祥:我们的身后是伟大的祖国,是万家灯火,我会一如既往坚守在深舱,守护着祖国的每一片海域。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