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夜饭预订减少,往年春节期间,酒店年夜饭预订非常火爆,但今年却出现了大幅减少。
许多家庭选择在家自制年夜饭,这不仅节省了开支,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感情。
2、购买新衣服的人减少,过去,过年购买新衣服是家庭的重要活动之一,尤其是孩子们期待穿上新衣迎接新年。
今年这种现象明显减少,许多人选择了在网上购买或购买旧衣服,这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3、囤年货的现象减少,往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大量囤积年货,如食品、饮料等。
今年,由于物流便利和超市供应充足,许多人减少了囤积年货的行为,转而选择现买现吃,这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和存储压力。
4、走亲戚的人减少,从现在起至21世纪末,全球范围内人们的亲戚数量将大幅下降。
这意味着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叠加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处于中间的成年人面临异常大的照看责任,塑造出独特的“三明治一代”。
5、过年催婚(生)仍然是主旋律。现在的年轻人兴起不结婚、不生娃。很多家庭的子女三十、四十都还是单身,有的虽然结婚了,但一直不生娃。
所以,到了过年的当儿,父母趁着家庭团聚,向子女催婚,或者催子女生娃。俨然,这个春节变成了催婚年和催生年。
6、以前春节期间,特别是倒计时,同学群,公司群里红包、祝福语满天飞,而今年却安静的可怕。
7、有的城市没有鞭炮的声音,年静悄悄的,祝福和互动也越来越减少,聚会也减少了,都想静静,同时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8、年轻人的春节很孤独。
在如今这个处处都是快节奏的社会,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工作等多方面原因,选择一个人在城市过年,而不是回家与家人团聚。这无疑会到来孤独和寂寞。
9、以前养猫捉鼠、养狗看家; 如今则将其视作精神伙伴。
宠物就像家人一样,有宠物的家庭过年会带着它回老家过年,走哪带哪,必须陪伴才能安心。
10、去庙里烧香拜佛的变多了,上香”现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精神需求。
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时,人们通过参与具有传统意义的民俗文化活动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力量。
11、理性过年,不再过度大方。
有的人不但不喜欢过年,甚至很惧怕过年,行至中年,才突然理解这种心情。
因为过年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年,终究是一场修行的考验,考验的是在人山人海当中,你的自我修行。
12、越来越多的人,戒除无效社交
早睡早起,善待自己,无欲无求,云淡风轻,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只想随心而活,知足常乐,顺其自然,那么恭喜你,你已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活到一定岁数就会明白,人一生简简单单活着最好,不在别人的世界里兵荒马乱,而是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安好。
13、今年的春节娱乐活动,更注重传统文化了!往年春节,大家可能更喜欢看一些热闹的综艺节目或者商业大片。
今年,身边不少朋友开始关注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喜欢一些传统的戏曲和乐器。说明大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4、大家的消费观念变得更理性了。也有更多的人开始觉醒,不再追求潮流和奢华,而是关注健康。
以前追求的排场和面子,正在被实用和朴素取代。这种变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中老年读物
温馨提示:因为微信改版,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先星标“微微宜宾”,再点个和“在看”就可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