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为百姓讲法律、解难事,是法治文化的“宣传员”,也是百姓身边的“贴心人”,他们就是乡村“法律明白人”。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到花溪区龙井村,看一看那里的“法律明白人”如何将基层普法工作做进村民心中。
走进龙井村的小巷深处,在一家挂着蜡染工艺品的作坊里,我们见到了正在制作蜡染模具的张婷婷。
花溪区龙井村“法律明白人” 张婷婷:这是开门见喜、日进斗金、顺风顺水、恭喜发财,都是现在的人所喜欢的。
身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张婷婷将自己扎根在宁静的小村寨里,用非遗“手艺”结合龙井村的特色文化,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从2019年到龙井村经营蜡染工艺作坊以来,张婷婷不仅带领村里的妇女创作蜡染工艺产品增收致富,还在村民的举荐下还拥有了一个新身份——龙井村的“法律明白人”。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法律明白人” 张婷婷:农村的妇女她们大部分 对法律援助的认知比较薄弱, 初心是想着她们来给我做手工艺半成品加工的时候, 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给她们普及法律, 那至少让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知道可以通过张老师可以找到司法、可以找到妇联等等部门来作为诉求。
在普法的过程中,张婷婷逐渐有了新的思路,既然能在交流中让村民了解法律知识,那是否可以通过作品来进行法治宣传?于是,她开始将法治元素融入蜡染作品中,制作出一批具有浓厚法治文化特色的非遗创意产品。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法律明白人” 张婷婷:可以用慢生活节奏,把法律元素融进来,我们就会用到标语,比如我一直最喜欢的就是“人人守法,法守人人”,我会把它变成各式各样的字体,把它做成印染的模具。
和张婷婷一样,张谨也是龙井村的“法律明白人”。作为非遗苗族银饰传承人,她致力于将法治元素融入银饰作品里。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法律明白人” 张谨:像我们手镯中间还刻了“法治布衣、和谐龙井”,让每个人到我们的村寨,到龙井布依村寨来旅游的同时,在喜欢传统艺术品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治文化。
此外,张谨还将自己的工作室作为青年学生的研学基地,将法治文化融入研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实践让青年对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法律明白人” 张谨:我自己家里也有未成年的孩子,有更多的法律知识,需要延伸到更多的群体,我觉得现在青少年应该是我们重点要去做普法的对象。
在龙井村,像张婷婷和张瑾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有14人,这些人中有村“两委”成员、有妇女代表、有坊主、有寨老...他们潜心学法,心系乡邻,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成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村民 罗班迪:比如我们过去不知道的法律盲区,在经过他们的法律普及之后,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 。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龙德国:我们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建设,明确了我们发展的方向,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也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张清凡 匡昕
编辑/蒲爱佳 责编/杨青青 审核/罗朝一 终审/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