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六,立春悄然而至。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意味着“开始”,它宣告着春天的启幕,蕴含着新生与希望。
2025年的立春,年味浓郁、生机勃发,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年的立春与春节紧密相连,年味十足。春节的欢乐氛围依旧弥漫,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走亲访友、拜年聚会等活动依然地进行着,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息。在闽南地区,许多春节庆祝活动在立春时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欢乐,更象征着辞旧迎新、吉祥如意,为立春增添了浓厚的年味。
立春,是大自然复苏的序曲。立春的味道,是万物苏醒的芬芳。虽然此时天气乍暖还寒,但大自然已经展现出勃勃生机。立春之后,东风解冻,蛰虫开始苏醒,鱼儿也逐渐活跃起来。迎春花、樱桃花、玉兰花等花卉竞相开放,为大地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立春的到来,让人们感受到新一年的希望与生机。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活动来迎接春天,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迎春是立春前一日的重要仪式,人们举行迎春活动,迎接春神句芒的到来,祭祀太岁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打春牛是立春的另一项重要习俗,人们用泥塑或纸糊的春牛,在立春这天将其打碎,寓意着驱走寒冷,迎来温暖的春天。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对农业的重视,象征着新的一年农事的开始。咬春则是通过食物来迎接春天的习俗,主要食物有春卷、春饼和萝卜。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寓意着咬住春天,留住春天的美好。此外,还有报春、贴年画等习俗,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从古至今,人们对春天的赞美从未停歇。唐代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宋代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绘了春日里繁花似锦的景象;宋代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唐代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勾勒出春江月夜的壮美画卷;毛泽东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则赋予了春天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让我们去品味诗词,去领略立春的美妙光景吧!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立春临,沐阳春,生机勃,气象新。人随春好,春与人宜。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愿生活如春日般明媚温暖,充满生机与活力。愿我们每一步都踏在春天的节奏里,轻松而愉悦。愿每一个梦想都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愿每一天都像这美好的春光,充满希望与幸福。春光不负,人生可期!
苏金茂
2025年正月初六于厦门
来源:永春网
文字:苏金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和
转发告诉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