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发言引发轩然大波,她在讲话中竟14次提及中国。与此同时,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让欧洲盟友如坐针毡,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又释放出哪些信号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特朗普再次执政后,行事风格与第一任期如出一辙,甚至在对待盟友方面表现得更加激进。他上台不久,就对欧盟展现出强硬态度。美国彭博社报道称,特朗普对欧盟监管机构针对美国科技巨头苹果、Meta以及谷歌等公司的调查极为不满,直言这是“一种课税形式”,这一表态让欧洲感受到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贸易领域,特朗普更是毫不留情。他打算在2月1日启动征税计划,将欧盟列入征税名单。尽管具体征税数额还未确定,但此消息一出,便让欧洲各国人心惶惶。此前欧洲媒体就有报道,特朗普一直有对欧盟征税的想法,如今这一计划逐渐付诸实践。从他就职典礼仅邀请意大利和匈牙利两个欧洲“右翼”政府,便能看出他对法、德、英等传统欧洲盟友态度的转变。

在格陵兰岛问题上,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也让欧洲国家感到不安。他与丹麦首相就格陵兰岛问题进行了激烈对话,即便丹麦已做出一定让步,特朗普仍执意要获取该岛的实际控制权。有消息人士透露,丹麦首相在通话后情绪低落,因为特朗普根本没有谈判的打算,丹麦要么顺从,要么面临美国的怒火,而且无论结果如何,美国都将减少与丹麦的安全合作。丹麦作为一直积极配合美国的欧盟成员国,在诸多事务上紧跟美国步伐,比如协助美国情报机构监听欧洲主要领导人,在俄乌冲突中积极为乌克兰提供淘汰的F - 16战斗机,如今却遭到如此对待,其他欧洲国家难免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特朗普要求各北约成员国将防务支出提高到GDP的5%,这对欧洲国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法、德等国不太可能轻易接受,毕竟这涉及国家财政预算的重大调整,而且格陵兰岛与俄乌冲突的处理问题关乎欧洲主权,美欧之间势必会在政治协商方面展开激烈博弈。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种种举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会上试图为欧盟寻找新出路。她在演讲中强调,欧盟将以“务实”态度对待特朗普新政府,做好谈判准备,同时也会坚决捍卫自身战略利益,反对不合理措施。

在对华政策方面,冯德莱恩的表态格外引人关注。在演讲中,她14次提及中国,强调欧盟应努力与中国实现互利共赢,借助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的契机,与中国开展建设性接触,深化对华关系。她还表示,存在与中国建立并深化关系的机遇,“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扩大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现在是时候本着公平和互惠的精神,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平衡的关系”。

冯德莱恩这样做,一方面是看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市场潜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体系。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能为欧盟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助力欧盟经济增长。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欧盟经济面临能源成本上升、财政支持减弱、产业竞争力下滑等诸多挑战,与中国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冯德莱恩(资料图)

另一方面,冯德莱恩也想借此向特朗普政府传递一个信号:欧盟并非没有其他选择。当美国对欧盟采取一系列不友好举措时,欧盟可以寻求与中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以此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避免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她在演讲中还提到印度、南美、非洲等地区,将欧元区经济描述得较为乐观,试图展示欧盟在全球合作中的多元选择,让美国重新审视对欧政策。

不过,冯德莱恩的这番表态,被部分媒体形容为“充满了绝望”。从实际情况来看,欧盟想要通过与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来制衡美国,并非易事。

回顾欧盟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波折不断。在美国打响对华贸易战后,欧盟也跟着美国对中国发起多次贸易调查并加征关税。在半导体、量子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欧盟响应拜登政府的“封锁政策”,推动加强对中国的投资限制。中欧电动汽车关税事件更是拖延许久,主要原因在于欧委会施压拒绝松口,坚持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冯德莱恩(资料图)

如今,冯德莱恩突然强调与中国深化关系,其诚意难免让人怀疑。中国一直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对待合作伙伴真诚相待。但欧盟此前的反复无常,让中国在与欧盟合作时不得不保持谨慎。俗话说“以利相交,方得长久”,如果欧盟不能真正从平等、互利的角度出发,而是将与中国的合作仅仅当作制衡美国的工具,那么这种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再看欧盟提到的其他合作对象,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市场环境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短期内难以成为欧盟可靠的经济合作伙伴。南美地区资源丰富,但长期受经济结构单一、政治局势不稳定等问题困扰,与欧盟合作面临诸多挑战。非洲地区面临贫困、基础设施落后、疾病等多重问题,虽有巨大发展潜力,但要实现与欧盟的深度合作,还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投入。

相比之下,美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欧盟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由来已久,短期内难以摆脱。尽管特朗普政府的一些举措让欧盟不满,但完全与美国决裂,对欧盟来说并非现实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外交,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对于冯德莱恩的喊话,中国保持冷静和理性。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欧关系上,中国始终欢迎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欧盟开展广泛合作。



冯德莱恩(资料图)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这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契机。中欧在经贸、科技、环保、人文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欧也有着共同目标和责任。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中国也密切关注其对全球局势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的稳定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至关重要。虽然特朗普上台后释放出一些与中国“修复关系”的信号,双方高层进行了通话,美国国务卿也作出“美国不支持‘台独’”的承诺,但中国深知,不能仅凭这些口头承诺就放松警惕。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将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原则处理对外关系。

从长远来看,中欧合作前景广阔。只要欧盟能正确认识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与中国相向而行,双方在经贸、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有望取得新突破。而对于美欧关系的变化,中国也将继续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观察,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为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冯德莱恩的14次提及中国,是欧盟在新形势下的一次战略调整尝试,其最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和各方的共同努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