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闵行莘庄工业区成立三十周年。在这段辉煌历程中,2001年、2013年和2025年三个蛇年,成为园区从传统向现代化蜕变的重要节点,不仅见证了莘庄工业区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无数奋斗者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的珍贵记忆。
1999年原申强路288号(现金都路3800号)莘庄工业区管理大楼
现金都路3688号莘庄工业区行政办公大楼
跨越30年
蛇年记忆与园区变迁
莘庄工业区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蛇年,每个蛇年都承载着一段特别的故事,见证了园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变迁。
2025年是园区成立三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三十而立,莘庄工业区从传统产业起步发展为融合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现代化标杆,而退休干部夏咏梅有幸亲历并见证了这一辉煌的发展历程。
夏咏梅回忆道:“2001年,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重中之重。当时,我促成了格瑞纳挤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落地,这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合作中的严谨与信任让我印象深刻。2013年,园区步入中期发展,我来到工会工作,开始关注职工福利和社会服务。看到职工归属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我感到无比踏实与幸福。”
如今的莘庄工业区早已焕然一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热土,更是融合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创新高地。回望30年的发展历程,夏咏梅说:“莘庄工业区是‘福地’,它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为职工和居民带来福祉。”在这个特别的蛇年,夏咏梅祝福道:“愿莘庄工业区以初心为舵,稳中求进;以奋斗为桨,驶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24年奉献
见证园区辉煌发展
“三十而立,莘庄工业区从当初的朝气蓬勃到今天的蒸蒸日上,凝聚着无数园区人的心血。”老党员孙德仁用这句话总结了他与莘庄工业区共同奋斗的24年。
这片土地从全国首个“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到“上海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书写了辉煌的经济发展篇章。
2001年蛇年,是孙德仁初到莘庄工业区的一年,也是园区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迈进的关键时刻;2013年蛇年,莘庄工业区产业升级加速,从传统工业园区向现代化综合园区转变,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5年蛇年,恰逢莘庄工业区成立三十周年,如今的莘庄工业区已成为全国工业化发展的标杆,展现了三十年的蓬勃成就。
作为莘庄工业区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孙德仁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衷心希望莘庄工业区继续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活力、追求卓越。同时,愿这片凝聚了无数人智慧与心血的土地,为国家创造更多奇迹,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13年蜕变
与园区共成长的岁月
对于莘庄工业区的成长历程,土生土长的马晓晖有着深刻的感触。他形容自己的成长是“蜕变”,而莘庄工业区的30年发展则是一场“蝶变”。
退伍后,马晓晖在2012年加入莘庄工业区,迎来了他在园区工作的第一个蛇年。他回忆,从社保大队队员到武装部的一员,这一路充满了挑战与突破。作为部门的第一任干事,他在缺乏前人经验的情况下,凭借不懈努力和主动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而高效的工作流程,成长为负责兵役与国防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
“莘庄工业区从2001年第一个蛇年的稚嫩起步,到2013年第二个蛇年的稳步成长,再到2025年第三个蛇年的现代化转型,仿佛经历了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壮年的蝶变。”马晓晖感慨地说,“而我的职业生涯也如园区发展一样,从懵懂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元,完成了一次次自我蜕变。”
2025年是莘庄工业区成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也是迈向新高度的关键时期。马晓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园区的变化,无论是基础设施、园区治理,还是创业生态、人居环境,每一处都展现出蓬勃的进步力量。展望未来,他说:“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更激励着每一位在这里拼搏的人,共同迎接更加广阔的未来。”
记者:汤玉莉
供稿:龚宣
初审:赵若楠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