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方对基辅东南郊区实施一次大规模针对北约在乌克兰的重要军事指挥设施的打击。此次打击行动调动俄罗斯三个军区的导弹部队。来自沃罗涅日州、图拉州和别尔哥罗德州的多个发射阵地同时开火,构成一个复杂的多层次打击网络。俄军此次行动采用包括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和巡航导弹在内的多种先进武器系统。

此次打击的时间凌晨4时是人员警惕性最低、防空系统探测能力相对较弱的时段。打击造成的爆炸和火情迅速蔓延,导致目标区域通信系统瘫痪。乌克兰紧急救援部门随后展开大规模救援行动,多辆救护车和消防车赶往现场。

爆炸发生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封锁事发区域方圆十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道路,并疏散周边居民,此次打击严重削弱北约在乌克兰的军事指挥能力,对乌克兰军队与北约的协同作战体系造成重大影响。

在对基辅实施打击的同时,俄罗斯军方还对乌克兰境内一处即将完工的军用机场发动突袭。该机场原计划用于部署西方援助的F-16战斗机。俄罗斯国防部军事情报局通过卫星侦察,掌握该机场的具体位置信息和设施分布情况。

俄军此次打击显示出精准的时间把控。在机场基础设施即将完工之际发动攻击,不仅造成直接的物质损失,更打乱乌克兰空军的整体部署计划。机场跑道遭受多处破坏,多个机库建筑起火,地面设施损毁严重。

此次打击将显著延缓乌克兰空军战力提升计划。机场的主要设施包括专门改造的机库、维修车间和配套油料储存设施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使用。这不仅影响F-16战机的部署进程,也打击乌克兰空军人员的士气。

2024年初以来,乌军防空部队共拦截各类导弹和无人机超过780架次,其中包括320枚巡航导弹、156枚弹道导弹以及304架无人机。然而,这种高强度的防空作战也暴露出乌军在防空作战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乌克兰现役防空系统主要依赖西方提供的装备,包括美制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德国IRIS-T防空系统以及挪威NASAMS防空系统等。乌克兰目前部署的防空导弹数量仅能维持两个月的高强度作战。而在2024年第四季度,乌军平均每周消耗防空导弹约120枚,这一数字远超西方国家的供应能力。

乌克兰本土防空导弹生产线仍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25年全年产能仅能满足军队需求的15%。受制于关键零部件供应不足和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乌克兰短期内难以实现防空导弹的自主生产。这种状况加剧乌克兰对西方军事援助的依赖程度。

俄军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交界地带连续突破乌军防线。截至目前,俄军已先后控制克拉马托尔斯克以东的切尔卡斯科耶、克拉斯诺戈罗夫卡、谢米奥诺夫卡和阿夫杰耶夫卡等四个重要城镇,有效控制面积达4237平方公里。

这些新占领区域的地理位置中,阿夫杰耶夫卡是连接顿涅茨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重要交通枢纽,控制该地区将严重影响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物资运输能力。俄军已在新控制区域建立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包括反坦克壕沟、混凝土掩体和电子战设施等。

俄军采用"蚕食"战术,通过持续的炮火覆盖和小规模突击,逐步瓦解乌军防线。据统计,仅在阿夫杰耶夫卡战役中,俄军就投入超过200辆主战坦克和400门各类火炮,日均炮弹消耗量达到15000发。这种高强度的火力打击使乌军难以组织有效反击,被迫放弃多处阵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