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网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俄军在最近1个星期,对乌克兰发动七次集群打击行动。通过发射短程战术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多种方式,俄军攻击了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军用机场、无人机和无人艇制造工厂以及乌军驻地。在这些攻击目标中,当然也包括北约的武装人员,不过对外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外籍雇佣兵。
1月31日凌晨,俄军的战术导弹打击了乌克兰敖德萨州的一个民用目标。据俄罗斯电报频道的战地记者叶夫根尼·利西岑表示,当时在乌克兰敖德萨州的布里斯托尔酒店,有一批说着不同外语的西方雇佣军进入这座酒店休息。俄罗斯情报机构立刻通过乌克兰的地下情报网进行了查证,确认此事的真实性,而且还通过某些特殊渠道,证实其中包括有英国特种部队-特种空勤团(SAS)成员。
英国特种空勤团又名空降特勤团,简称:SAS(Special Air Service),是全球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支正规的特种作战力量。很多外行因为它的名字涉及“空勤团”,就以为它是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其实SAS隶属于英国陆军,受英国陆军本土司令部的指挥,它下辖包括了3个团,每个团设置有一个指挥连,6个战斗连以及一个反暴乱突击队(CRW)。其中第22特种空勤团(22ndSAS)是全正规部队,而其它两个(21stSAS和23rdSAS)皆隶属于地方自卫队。当然这些单位皆受SAS指挥部的控制和指挥,双方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北约国家的特种部队成员出现在乌克兰,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在发现有英国特种部队成员出现的第一时间,俄罗斯国防部就下达了命令,重型巡航导弹立刻点火发射,对目标区域进行打击。虽然乌克兰在敖德萨州布设有防空系统,但是要想拦截俄罗斯的巡航导弹,还是力有不逮,只能眼睁睁看着。而刚刚进入酒店休息的英国特种兵当然也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逃出生天,重型巡航导弹直接命中了这座酒店,整个酒店大楼在剧烈的爆炸声过后,燃起熊熊大火,基本上但凡入住酒店的英国特别空勤团(SAS)成员,包括其它尚未查明身份的外籍雇佣兵,都被一锅端了。虽然具体伤亡情况现在还没有公布,英国政府和军方也坚决不承认有英国现役军人死亡。但是对于这次事件的发生,俄罗斯和英国都是心知肚明。
这一次攻击,其实就是俄罗斯在警告北约,特别是警告英国,在援助乌克兰这方面,最好还是悠着点。毕竟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英国就是最坚定的乌克兰支持者,出钱、出装备、甚至是出人,那都是毫不含糊。俄乌战争打了三年,英国前前后后已经换了四任首相,有人在任时间长一点(约翰逊,在位3年),有的短一点(比如特拉斯上任49天就被赶下台),印度裔首相苏纳克算比较中庸(在位1年9个月),还有刚刚上任的工党领袖斯塔默。不管他们在国内政治有多少分歧,四位首相无一例外地在支持乌克兰上立场都非常坚定,态度都十分坚决。
约翰逊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几个月内,三次访问乌克兰,是西方国家中访乌次数最多、访乌时间最早的领导人。特拉斯上任第一个电话不是打给她的家长拜登,而是打给她的好哥们泽连斯基。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惊讶,不过既能看出特拉斯在政治上多么不成熟,也能看出她在内心在多么在意乌克兰。新上任的“印度人”苏纳克倒是先给拜登打了电话,但第二个电话就打给了泽连斯基,也充分地说明他与约翰逊、特拉斯实质上没有什么根本性区别。而斯塔默在当选首相之后,也于2025年1月16日,在没有事先公布行程的情况下,突然前往基辅,并和泽连斯基进行深度会晤。更引人注目的是,斯塔默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宣布,将和泽连斯基签署一项深化两国双边关系的百年伙伴关系协议。
据外界分析,英国和乌克兰签订的这是一份历史性的协议,其中主要是深化双方现有的防务关系,以便伦敦向基辅提供更多的军援。比如说,援助乌克兰20亿欧元,订购英国的防空导弹系统和明星武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早些时候,伦敦方面还宣布投入1.62亿英镑资助乌克兰自己的国防生产,并提供650套导弹系统(NLAW反坦克导弹)。除了军事援助,协议还加强两国的经济联系,在贸易、能源以及科学等领域进行深化合作。按照斯塔默的说法,英国和乌克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当然,更加显而易见还是这份“百年协议”,无论是在象征意义还是实际作用上,都会给基辅带来巨大的支持。
此外,德法两国也在不同场合强化了对乌克兰的支援,这已表明了他们在俄乌立场上的最新态度。而英国显然是欧洲列强之中,走得最远的国家。既然英国花了血本要支持乌克兰继续战争,俄罗斯是看在眼里,当然也就绝对不会有半分留情。看见有英国军事人员出现,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是雇佣兵还是现役军人,那都是严厉打击,绝不含糊。
然而,英国的国策也决定了,它是绝对不可能让俄罗斯赢得这场战争的。就算是特朗普上台,有意结束这场耗时耗力、让无数人失去生命的残酷战争,但是英国人也要坚定地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下去。毕竟从英国的角度上来看,无论是基于现实利益(地缘安全、削弱主要对手),还是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驱动(维护民主、国际法、冷战思维延续)等等,英国都不会轻易改变既定政策。那么,为了执行这项政策,就还会有更多的英国军人以各种身份进入乌克兰,参加战斗,直至死亡。
这就是大国政治博弈,双方都必须付出的代价!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