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日报、科普中国、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不管是日常生活
还是逢年过节
很多人都会讨论属相话题
属相到底该从哪天开始算?
是元旦、初一还是立春?
往下看,一起长知识
古代纪年不容易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就是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双排结合往下数,第一年是甲子,第二年是乙丑,以此类推。因为一组是10个,一组12个,60年即一循环。
不过天干地支太过复杂,干脆就用十二生肖来对应十二地支,人们只要说自己属什么就很方便了。12年的周期长度也合适,不会造成混淆,比如1岁、13岁、25岁、37岁的人都属猪,一听这人的年龄就知道是哪一属相的。
生肖为啥是这十二个?
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属相”记载出现在《南齐书·五行志》中:“东昏侯属猪……梁王属龙……”,是可信无误的证据,说明最迟在南北朝时期,用生肖属相纪年指人就已经普遍运用了。
至于为什么是这十二种动物,学界说法不一。这些说法看上去都有一些道理,但都没有根本性证据:有的说是来源于天象,十二生肖和二十八宿有对应关系;有的说是来源于早期的动物崇拜;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十二生肖来自西域或者印度。
秦汉简牍中的地支和对应的动物
其实,这是慢慢形成的。生肖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组:生活相关的,比如牛、羊、鸡、鼠;危险厉害的,比如虎、蛇;不存在或已灭绝的,比如龙。
唐代十二生肖俑,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争议从何而来?属相到底该从哪天开始算?
看了上面的文字,你可能会问,事实不是挺明白的吗?自古就有的属相纪年法当然不会以现在的西洋历法元旦为准,更不会用当不当正不正的立春了。说的没错,生肖纪年的使用远远早于公元纪年的“格里高利历”传入我国,像“1983年是猪年”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成立。
民间之所以有这种争议,锅主要要背在袁世凯身上。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废旧历推新历,这也无所谓,关键是他老改名。原来叫“元旦”的农历新年改叫了“春节”,把“元旦”让出来给了阳历年;原来被广泛称为“春节”的“立春”不能再叫“春节”了,只能叫“立春”。这一来三个名字造成了很大的混淆,以至于以讹传讹,牵扯到了属相的算法上。
其实没什么好争的,下次再有人跟你说元旦或者立春是算属相的第一天,你就把搬出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标准号:GB/T 33661-2017),它明确规定了生肖纪年的循环参考时间,对应干支纪年法。
→生肖纪年法
按顺序用十二生肖命名,从鼠年、牛年……到猪年,十二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生肖纪年的循环参考时间:对应于干支纪年循环参考时间的农历年为鼠年。
觉得文章有意思
点点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