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陈铁军遗照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男女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态度从容,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并向周围的群众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

一对革命情侣,以这样的英勇气概慷慨就义!

这一场《刑场上的婚礼》中,男子叫周文雍,是广东开平人,1905年8月生;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捕时任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

女子叫陈铁军,原名陈燮军,她是广东佛山人,生于1904年3月;1922年春,考入广州坤维女子中学初中部,1924年秋、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

求学期间,在“五卅”运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她由一个追求个人上进的大学生,转变为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参加进步活动的革命者。她铁了心要跟共产党走,故此将原名燮军改为铁军。1926年4月,陈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捕前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


电影《刑场上的婚礼》

这对年轻人走到一起,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事情。当时,伴随着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国民党右派控制的广州国民党党部也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一时间血风腥雨,广州城处于白色恐怖当中。

这个时期,周文雍作为中共广州市委工委书记,正夜以继日地准备武装起义,以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因工作需要,党组织派陈铁军协助周文雍工作;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周文雍和陈铁军要合租一个房子,建立秘密联络点。

为了掩护工作,他们对外假称夫妻,秘密开展活动。就这样,出于对党的忠诚、人民的热爱,在工作上的互相帮助和生死与共的斗争,让这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但在当时,两个人忙于党的事业,来不及谈个人感情。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一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爆发了;起义由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后叛变)、周文雍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周文雍还兼任工人赤卫队总指挥,领导7个联队和2个敢死队。

起义经过三天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起义失败后,广州更是陷入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的血海之中。周文雍和陈铁军,留在广州坚持地下斗争;他们找寻失联的同志,并准备在春节期间发动一次政治攻势。

1928年1月27日,后由于叛徒的出卖,两人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连环画《粤海忠魂》

据说,在法庭上曾有一幕:

  • 敌法官问:你是不是共产党员?
    周文雍:是!
    敌法官: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
    周文雍: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
    敌法官:哪些人是共产党?从实招来!
    周文雍:全中国的工农都是,你去抓吧!共产党是杀不完的。

临终之前,周文雍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临刑前,敌法官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提出和妻子陈影萍(陈铁军化名)照一幅合影;敌人应允了,把摄影师带到监狱里来。他和陈铁军肩并肩站在铁窗下照了一张相,作为给党和同志们的永别留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