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殿矮子是铜官人,只因父母过世得早,没给他取个名字。大家见他长得矮小,便叫他殿矮子。
为了谋生,殿矮子长年累月帮人放木排,五湖四海,到处飘流。有一年,他在长江放排,遇到狂风暴雨,木排打散了,同伴淹死了,他被风浪抛到茅山下的沙滩上,也只剩下一点点气了。
正好詹公师祖骑虎下山,拿出药葫芦,取出还魂丹,送入矮子口中。急呼:“急急如律令,敕!”把矮子救活了。
殿矮子醒来后,立即跪在祖师面前,连叩十几个响头,请求詹公师祖收他做徒弟。祖师见他一片诚心,便答应了,把他扶上虎背,一齐飞上了茅山。
在茅山学法三年,殿矮子功成下山。回到家乡铜官,收了徒弟,娶了妻子。
铜官附近麻谭山下有个灵阳洞。从前,周围的人遇到有红白喜事,先晚上去洞口禀告。需借碗筷多少桌。第二天一早,就可以从洞口如数拿回。如有家境困难,无米下锅的,也可照样去借,有求必应。后来,有些人借锅不洗,借米不还,恼怒了洞主,便求之不应了。
殿矮子艺高胆大,要下洞去探看。一日,他带着两个徒弟来到洞口,交给他们铜锣一面。又将脚上穿的两只草鞋脱在洞外,再三叮嘱徒儿说:“你们要用心守好这两只草鞋。如遇草鞋打架,则要用力敲锣,千万不可大意。”两个徒弟点头答应。殿矮子进洞去了。两个徒弟守在洞外,不久,果见两只草鞋打起架来。他们只顾贪看新鲜,竟忘了打锣。洞内门户层层,七弯八拐,真叫人摸不清门路。听不到外面有锣声传入,殿矮子找不到返回洞外的路了,只得一直往里走。幸喜洞底有一阴河,直通湘江,殿矮子变成一只麻鸭婆,由阴河泅出灵阳洞,这才捡到一条生命。
传说詹公师祖到南岳去拜圣帝,路过铜官附近,在一座山上,看见一条孽龙缠住了一个姓谢的民女,就挥动宝剑,把孽龙斩了。
谁知那民女从此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子,取名谢文龙。谢文龙饭量大,一餐吃得斗把米。谢母养他不下,便叫他在山里砍了柴,背到铜官去换米养生。
一日,谢文龙和人发生争吵,那人骂他是“有娘生没爷养的畜生。”谢文龙怄气不过,跑回家去,跪在母亲面前,追问父亲的去向。母亲被逼不过,把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
谢文龙一听是詹公师祖杀了自己的父亲,不听母亲劝告,要替父亲报仇,就到岳麓山蟒蛇洞修炼。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他变化成了龙。听说詹公师祖有个徒弟住在铜官,便来到铜官,想先收拾了詹公师祖的徒弟,然后再找詹公师祖去报杀父之仇。
谢文龙来到铜官,从一家面店过身。店里走出一个伙计来,请他进去吃碗面再走。谢文龙正感到饿了,便跟着伙计走进面馆,立即有人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面来,放到他的面前。谢文龙狼吞虎咽,一扫而光。突然,他感到难受极了,将口一张,吐出半截铁链来。这时,从后面房里飞快地跳出一个矮子,伸手抓住了这半截铁链。
原来,这正是殿矮子。他晓得谢文龙要来报仇,就把一条铁链变成一碗面,哄他吃了。将他的肚肠锁了。在一口塘边,钉了根柳树桩子,画了一道镇妖符,将谢文龙吊在塘里。传说吊谢文龙的那口塘,就是现在铜官的索子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