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海涛 画作/杜艳
电影圈有偷票房这个事,所以,大家看到的电影不咋地,但是票房还很好,就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了。书画圈也有类似的事,当然不是偷别人的交易数额,而是自己给自己弄一个高得离谱的拍卖纪录,高得离谱的一年交易额。同样,你看到哪些画的不咋地,却能在什么记录里能搜到许多高价的拍卖纪录者,被谣传一年销售了几百上千万画作的,就是这类人。当然,电影圈和书画圈的这些龌龊事,电影圈要比书画圈好一些,偷的票房多少还是要交税的,而书画圈的这种高的拍卖纪录和吹牛的一年交易额,他们大概率上是没有交税的。
杜艳作品
我在想一件事,如果吹牛也要交税,我们的税收会不会来个翻翻。我们不是有一个法叫广告法吗?不知有没有研究广告法的朋友,如有可以在留言区谈谈,这种虚假的拍卖纪录,吹牛的身份、事件以及一年那么高的交易额,算不算违反了广告法。那些为社会提供这些拍卖纪录的,承载这些拍卖纪录的什么网,是不是违反了广告法。如这样都不算违反广告法,那么我们的代表们是不是在开会时提一下完善广告法。如果违反了,我们的监管部门为什么没有发现,又或者是为什么不对其处理。书画收藏者遇到的而很多坑,其实在法律层面都能很好的规避。
杜艳作品
如果监管部门能够认真的对待,甚至可以出现最为良性收藏环境。大家会在一个艺术品的领域去拼谁的选择最正确,而不是在真真假假、虚虚伪伪中收藏。我讲这么多,一是提醒我们的书画家,不要老想去走偏门,要好好的丰富自己的学识和精研技法。二是提醒我们的广大收藏者,要看书画作品的本质,而不是去看这些虚假的数据和身份等。
杜艳作品
杜艳作品
杜艳作品
杜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