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山东省信息学奥赛总结表彰会议在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学校的校长和教练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科学教育的荣耀时刻。





学校竞赛队取得优异成绩,再次荣获“金牌学校”荣誉称号,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青岛第二十六中学连续1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金牌学校”称号。



在10月结束的CCF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CSPJ/S比赛中,我校信息学奥赛竞赛队中,有5人荣获入门组全国一等奖(姚耔岳和曹承贤2人名次并列山东省第15名),9人荣获入门组全国二等奖,2人荣获提高组(初中学段与高中学段一起竞技)全国二等奖,获奖总人数创历史新高。

congratulations

热烈庆祝

入门组全国一等奖:

姚耔岳

曹承贤

彭贵晟

徐聆恺

王宇宸



提高组全国二等奖:

陈昱奇

毕恒瑞



入门组全国二等奖:

梁恩硕

费赢逸

李骋宇

刘丰洵

王泽青

李政毅

李昀后

徐佳珺

楚知熹



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得益于学校作为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科学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集团化办学引领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学校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发挥自身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方面的领军优势:面向小学段学生,通过信息学奥赛“1+X”春蕾培养计划等项目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为学生提供了连贯的培养路径。学生升入初中后,通过开展C++趣味编程社团和信息学奥赛社团进一步育苗和培优。这种贯通式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持续取得好成绩。





二是,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品牌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模式

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学校发展品牌,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通过邀请各级专家进学校开展专业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学校将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引,进一步优化“山海智行”课程体系,继续在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中勇于创新,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进取,阔步前行。

信息学奥赛的学习对学生们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始于兴趣培养,从而锻炼思维,进而培养超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技能在计算机科学和相关领域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对于未来升学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在学校连续十年荣获“金牌学校”荣誉的同时,当年的“金牌学校”功臣们也在卓越成长。

2015年—2023年信息学奥赛部分获奖学生后续发展

田宇辰,信息学奥赛金牌,保送清华大学;

谭海川,清华大学直博在读。张艺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直博在读。

林思旭,北京大学硕士在读;

赵泽昆,2021年(高二)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主修物理学位,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现已经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五年直博。

李炯烨,清华大学本科在读;

李润豪,清华大学本科在读;

原知新,现已被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录取,五年直博;

雒仁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在读;

王锦博,清华大学本科在读;

丛煜恒,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本科在读;

苏 项,青岛二中在读;

邹天宇,青岛二中在读;

单泓杰,青岛二中在读;

侯乐璞,青岛二中在读;

周希宸,青岛二中在读;

臧子清,青岛二中在读;

刘建鑫,青岛二中在读;

宫小涵,青岛二中在读;

郭海丰,青岛二中在读;

李佳轩,青岛二中在读;

史浩苒,青岛二中奇点班在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