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363篇原创文章,作者:Me410。

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全文共4319字,配图5幅,阅读需要11分钟,2025年2月3日首发。


图1. 本文主角“冲鹰”号航空母舰

1943年11月30日,一支日本舰队驶离特鲁克,开往本土。该舰队包括轻型航空母舰“瑞凤”号、由邮轮改装的飞机运输航母“云鹰”号和“冲鹰”号。护航兵力则包括重型巡洋舰“摩耶”号和四艘驱逐舰。

通过破译日军的无线电通讯,美军对于日军的此次异动早有察觉。虽然这支舰队算不上是日本舰队的核心,但是无疑依然称得上是一块肥肉。其中,“瑞凤”号是由之前的潜艇供应舰“高崎”号改装而来,作为大型航母的补充参与一线战斗。而“云鹰”号和“冲鹰”号则分别以18000吨级的邮轮“八番丸”号和“新田丸”号改装而来。由于最高航速只有22节,难以参与一线战斗,故而通常充当飞机运输舰。

所以,既然已经察觉出日军动向,美军潜艇部署必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只不过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数量有限的美军潜艇无法像大西洋上的德国潜艇那样,采取“狼群”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首先估算日军舰队可能采纳的航线,进而围绕这条航线部署尽可能多的潜艇。当然,由于航线漫长,美军潜艇兵力稀薄。所以各艇即便能够遭遇日军舰队,也必须独自作战。

仅就此次拦截行动而言,在特鲁克和日本之间的慢慢长路上,至少有三艘潜艇部署就位,准备欢迎日本人。然而美国人不知道的是,“云鹰”号和“冲鹰”号分别装载了20和21名美国潜艇兵。他们是“杜父鱼”号潜艇上的幸存者。该艇于11月19日在特鲁克附近遭到日本驱逐舰“山云”号的攻击而沉没。


图2. “冲鹰”号的前身,豪华邮轮“新田丸”号

首先上阵的是躲藏在特鲁克附近的美军潜艇“滑鱼”号。日本舰队一旦出海,立即暴露在这艘潜艇面前。然而该艇针对“瑞凤”号的攻击以失败告终。根据美军的作战日志记录,“滑鱼”号向“瑞凤”发射了三枚鱼雷,并在随后听到了爆炸声音。因此,“滑鱼”号认为自己成功命中了目标。但事实上,由于日本舰队及时转向,躲过了致命追杀,毫发未损。接下来在12月2日,在硫磺岛附近海域,美军潜艇“ 锦鳚鱼”号再次出手, 依然无功而返。

于是,游弋于日本海岸附近的“旗鱼”号潜艇,成为最后的希望。该艇在军中小有名气,但并非美名。因为它的前身就是“鱿鱼”号。1939年5月,该艇在下潜测试中突然沉没。26名官兵淹毙。但剩下的33人成功获救。随后,军方将该艇打捞上来,重新命名为“旗鱼”号,继续服役。截至此时,“旗鱼”号已经成功执行了9次战斗巡逻,只击沉了三艘日本舰船。而在当前的第10次任务中,新任艇长罗伯特.瓦德少校,又遭遇了预料之外的故障:尾部的一个鱼雷发射管无法使用。所以眼下只剩下7个鱼雷发射管可用。前四后三。

12月3日晚11点35分,正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旗鱼”号,依靠雷达发现了9000码之外的四个信号回波。此时此刻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敌方编队,显然就是总部情报通报的那支从特鲁克赶来的日军舰队。由于当前海域刚刚被台风扫过,大雨如注,海况依然恶劣。所以日军指挥官认定,美军潜艇必定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即便在附近徘徊,也不可能发现日本舰队,所以舰队并未做防范潜艇的Z字航行。


图3. 本文另一主角“旗鱼”号潜艇

站在瓦德的角度,台风和大雨确实给他带来了麻烦。再加上保持隐蔽性的需要,他决定采用半潜模式,即将艇体隐没于水中,同时将雷达天线留在水面上。以此观察目标,并竭力向其靠近。午夜过后,“旗鱼”号已经运动至日本舰队附近。根据雷达信号回波,最大的目标就在2100码之外,因而被选作攻击目标。

4日凌晨零点12分,瓦德下令艇艏四具鱼雷发射管实施齐射。然后潜艇立即转向,以艇艉剩下的三具鱼雷发射管对敌。当“旗鱼”号完成转向动作时,两枚鱼雷恰好命中“冲鹰”号航母。

瓦德来不及庆祝胜利,因为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事实上,早在鱼雷命中目标之前,其航迹已经被一艘护航的日军驱逐舰发现。只需观察鱼雷的运动方向,不难反方向推算出潜艇的位置。所以日军驱逐舰立即展开反潜作战行动。瓦德只能一边下潜躲避,一边忍受日本人的深水炸弹。美军的记录声称,最初的两枚深水炸弹较近,但没有造成损伤。后续的19枚深水炸弹就越来越远了。显然,日军的声纳难以在持续爆炸的环境下追踪潜艇的运动踪迹。而且,他们也缺乏耐心。

“旗鱼”号于1点58分重新浮出水面,并开启雷达。很快就再度获得了多个信号回波。其中一个信号回波表明,目标的运动速度很慢。瓦德估计,这就是他之前命中的那艘船。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事实上,“旗鱼”号刚才发射的鱼雷之中,有两枚命中了“冲鹰”号的舰艏部位。强烈的爆炸导致舰艏折断,同时前部飞行甲板也不可避免地垮塌下来。涌入的海水给位于前部的船体横向舱壁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倘若舱壁垮塌,就是灭顶之灾。不得已,“冲鹰”号现在以倒车的方式航行,试图完成这最后一段旅程。但是此种方式意味着军舰航速非常缓慢,只有区区一节而已。而整个舰队不可能被这个累赘拖带着待在这片危险区域内。所以只留下了“浦风”号驱逐舰伴随在“冲鹰”身边。其余人马继续赶路,直奔横须贺。

从2点到5点,“旗鱼”号通过雷达监视着“冲鹰”和“浦风”。此时,台风的影响已经消退。大雨也停了。艇艏鱼雷发射管也完成了重新装填。5点之后,天色渐明。瓦德决定抓紧时间,再干一票。5点50分,“旗鱼”号在3200码的远距离再次发射了三枚鱼雷。基于“冲鹰”号当前的速度,几乎形同死靶。所以瓦德才敢于实施这样的远距离射击。


图4. 反潜不力的“浦风”号驱逐舰

再一次,鱼雷的航迹早早被日军发现。于是,轻重火炮齐开,试图摧毁这些逼近中的死神。但是毫无作用。最终,又有两枚鱼雷命中“冲鹰”号的轮机舱。 “浦风”号随即冲向“旗鱼”,并在后者下潜之后开始投掷深水炸弹。但是这一次,深弹攻击的效果更差。与此同时,“冲鹰”虽然彻底瘫痪了,但是依然浮在水面上。紧急发出的求救电报正在将“摩耶”号召回。后者带上了驱逐舰“涟”号和“曙”号,赶来救援,希望至少也要把“冲鹰”号拖拽回港口。

但瓦德绝不是半途而废之人。由于“浦风”的深弹攻击有气无力,“旗鱼”号很快将SJ雷达前线再次伸出海面。靠着雷达的引导,瓦德在9点40分打出了第三轮鱼雷。又是三枚。此时距离不超过2000码。随即,声纳兵报告称海面上有猛烈的爆炸声。这是鱼雷再次命中目标左舷爆炸时传出的声音。由于现场的混乱,已经无法确认命中的鱼雷数量。可能是一枚,或者最多两枚。但无论如何,已经足以造成船体倾覆。

但是此时,“摩耶”号的编队也赶到了。这支生力军一方面令瓦德不敢把潜望镜伸出海面,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的新的兴趣。但是随着“冲鹰”的沉没,“摩耶”很快就离开了现场,令瓦德失去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图5. 1930年代的高雄级重巡洋舰“鸟海”号,高大的舰桥使其有着主力舰一样的外观,在潜望镜中容易被误认为战列舰,“摩耶”号也属同级舰‍ ‍ ‍ ‍ ‍

就这样,通过三次鱼雷攻击,“旗鱼”号终于完成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部队的一次创纪录的行动。尽管在之前的中途岛战役中也有美军潜艇的身影,但是所有四艘日军航母的战绩都算到了航空兵的头上。所以“旗鱼”号的此次战斗,就是开创了美军潜艇击沉日军航母的记录。瓦德因此战功从洛克伍德手中接过了一枚海军十字勋章。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关押在“冲鹰”号上的21名美军潜艇兵战友中,仅有一人幸存。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作者Me410的作品快速入口: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