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从结果来看,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由于“熵增定律”的存在,人人最终都是难免一死,尘归尘,土归土,这确实很让人很绝望。如何让人在无意义的人生中,活出点意义呢?

绝对的层面,是走向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把人的生死进行了“无缝连接”。活着只是暂时,死亡才是永恒。

现实的层面,是对人的生死,对人生意义进行探索。人生没有意义,但去探索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却并不是徒劳,这可以对短暂的生命赋予一定的意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就产生了哲学。所以哲学有时也被称为是“死亡的预演”,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哲学重在探索,本意就是“爱智慧”。

东西方人对生死的理解是不同的。西方人的逻辑路径是,“未知死,焉知生”,就是觉得不把“死”的问题弄明白,“生”就是不踏实的。由于醉心于对死亡问题的探索,所以西方的文化和哲学 ,是倾向于形而上的,这样的结果自然就容易产生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圣徒。

东方人对生死的理解是另一个路径,即孔老二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死亡之事太神秘莫测了,搞清楚“生”都不容易。这就不难理解,东方的文化和哲学是实用主义的,是形而下的。所以东方社会就所以产生谋略家,以及无处不在的“现实主义者”。

——初级的快乐:财,色;

​中级的快乐:阅读,思考;

​高级的快乐:信仰。

​无数人的一生,生命的体验感仅仅就停留在初级快乐阶段,就再也突破不了了,实在是辜负了造物主赋予的生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