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国的一大遗憾就是关羽之死,关羽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后世都是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也正是因为他的死,让后人提到东吴的时候都不由皱眉。

能够让关羽这样的大将栽跟头,那东吴所派遣的也应该是一位大将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造成关羽之死的,是东吴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并且不仅是关羽就连黄忠都在他的手中栽跟头了,此人是谁?



一、一箭射中

根据演义中对关羽的厚爱,能够给予他致命一击的肯定也是一位有名的大将,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这一位重创了关羽的小将名叫马忠,他在三国中非但是名声不显,并且在东吴他的地位也不是很高,只是一个查无此名的小将。



他第一次出现就是在东吴和关羽对上的时候,在演义中马忠一共只出现过三次,并且罗贯中也并未对他进行什么很特殊的描写,对于他的武力值也未有相关的描述。马忠第一次出现是荆州已经被吕蒙袭击后。



当时的关羽在曹魏和东吴两方大军的围堵之下败走麦城。东吴肯定是想要斩草除根的,所以潘璋也早就预料到了关羽的行动轨迹,准备提前埋伏在关羽的必经之路上,给予关羽致命一击。



其中立下首功的就是马忠了,他奉命埋伏在麦城的两侧,在关羽带着大军赶到的时候,对精疲力尽的关羽不出手,最终的结果就不用说了,直接就改变了三国的走向和未来的趋势,所以说改变历史走向的往往都是小人物。



上文也说了马忠在东吴军中存在感很低,他是东吴大将潘璋麾下的一位偏将,根据史料中的记载,关羽是被潘璋生擒了的。身为主将的潘璋任务也很重,根本做不到事事躬亲,在襄樊之战打响后,潘璋当即就预料到关羽会轻敌。



当然这也是关羽一个致命的性格弱点,潘璋明白关羽向来是看不起他们,即使是当前战败了也不会将他们放在眼中,于是他就让部下在关羽前往麦城的路上设伏,这个任务也是很严峻的,潘璋也要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下属,这一位信得过的下属就是马忠。



这一点正史和演义中也是相互照应的,不过在演义中捉住关羽的就成了马忠。潘璋将这个工作交给马忠也是有原因的,别看在东吴军队中马忠几乎是排不上名号,但马忠有一点是让潘璋看中的,马忠为人很是机灵,经常能够想出一些鬼点子。



马忠料到关羽不会想到东吴会在路上设伏,他的警惕心也不是很高,于是他特意在麦城附近设下了绊马索,为了让关羽不注意到地上的陷阱,于是他就让人在麦城的城门上挂上蜀汉的旗帜。



这不等到关羽赶到的时候远远一看,在城门上竟然还有蜀汉的标志,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城中有蜀汉的援军,根本就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东吴的圈套。

一般人都想不到更不要说是关羽了,关羽本就看不上东吴,所以在他的印象中也不认为东吴是能够做出这样事情的人。



演义中对此的描述是“关羽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直接就将关羽的坐骑赤兔马给绊倒了,关羽只能是翻身下马,结局则是关羽被马忠所俘。这一套心理战术让关羽放下了防备,马失前蹄。



关羽被俘不仅让整个三国的局势产生了变故,并且还让马忠的名字在三国中响亮起来,他在东吴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了。

再此也让人不由感叹,关羽这样的一个大人物竟然被小人逼到了这种地步,也是足够让人叹息的事情了。



其实在今天看来马忠能够俘虏关羽也是有几分侥幸存在的,他知道关羽的战斗力,要是和关羽硬碰硬他们是没有一点胜算的,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就这样让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给擒获了,单单是这一件事就足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了。



二、大将克星

在关羽被杀后,就开始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关羽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跟随了刘备半辈子,刘备肯定是不能容忍好兄弟被杀的,当即就要出兵讨伐东吴。当然对于刘备的这个决定,在蜀汉内部也是有人反对的。



这不赵云就表示当前并非是最好的出兵时间,并且因为关羽的战败,给整个蜀汉也带来了冲击,蜀汉应该休养生息而不是挑起战役。当然刘备对于他的话是一点都听不进去的,这也就导致刘备在出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要带着赵云。



更让人遗憾的是张飞也在战前被他的部下所杀,但蜀汉的五虎上将中只剩下三位了,刘备出兵肯定也是要带着大将的,于是他就让黄忠担任先锋大将。黄忠被刘备委予重任肯定是要好好表现,并且关羽再怎么说也是蜀汉的将领,肯定是要替他报仇的。



但让黄忠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也步了关羽的后尘,被暗算了。和黄忠对战的正是前文提到的东吴大将潘璋,潘璋来了一手诱敌深入,在和黄忠交战了数个回合后,潘璋假装不敌,打马便逃走。



黄忠怎么能让潘璋逃走,于是就在潘璋后面追,潘璋将黄忠引到了一个山涧小路上,黄忠不知道的是此时马忠早就已经布置好了陷阱正在等着黄忠呢。就在黄忠紧追不舍的时候一支弓箭正紧紧地瞄准黄忠。



黄忠被马忠的箭射中,虽说没有射中要害,但此时的黄忠年纪也大了,并且在当时医疗条件低下的大环境下,即使是回到军营后第一时间就找军医医治,但还是没有挽回马忠的生命。

马忠自己就干掉了蜀汉的五虎上将中的两位,可以说这个功绩就已经够他吹一辈子的了,并且也让本是无名小卒的他在史料中留下痕迹。



可以说后世虽说很多人都不认识马忠,但是死在他手中的名将确实是不少,在后世传说中乐进、许褚、张辽的死都和马忠有。

在正史中除了上文所述的这两位外还有关羽之子关平的死和马忠相关。关羽和关平的死和马忠脱不了干系在史料中记载的。



三、蜀汉马忠

最开始说到三国马忠,大家所想的都是蜀汉的马忠,是以很多人都疑惑,他本是蜀汉的将领,并且还受到了刘备的看重,他又怎么会投靠东吴,并且还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给杀了,在这必须要说的是此马忠非彼马忠。



蜀汉确实也有一位马忠,但是马忠在蜀汉的主要功劳是治理南中地区,他和刘备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正是上文提到的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刘备在夷陵之战后就退到了白帝城,当时正是马忠奉命带军前往支援的。



在看到马忠的第一眼,刘备就对他很是欣赏,尤其是和马忠交谈后刘备更是确定马忠是一个人才,马忠在军事谋略上的眼光和见识都得到了刘备的赏识,刘备甚至表示虽失去了黄权,但是得到了马忠“此为世不乏贤也”



在刘备看来马忠的能力甚至能够和黄权相比,在刘备逝世后,马忠在诸葛亮掌权期间继续受到重用,被诸葛亮任命为“门下督”后开始步步进入蜀汉的政权中心。

结语



东吴马忠的结局也是很让人唏嘘的,虽说他的这些计谋让人诟病,但他对潘璋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潘璋战死后,他的部下也动了投降的心。但受到潘璋恩惠的马忠却是宁死不降,最终被他的部下所杀,当投名状送给了蜀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