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戴笠领导的军统就是梁山,这个比喻未必恰当,但军统特务就是披着官衣的强盗,倒是真的。

既然是强盗团伙,那就免不了勾心斗角自相残杀,就像晁盖死得不明不白一样,戴笠之死也是迷雾重重,我们看两个中将特务的回忆录,就会发现毛人凤在戴笠坠机前后的表现有些反常,起码有三件事可以证明毛人凤是阎王奶奶请喜脉——心怀鬼胎。

毛人凤是戴笠嫡系中的嫡系,两人不但是同乡,而且据说还有亲戚关系,要说毛人凤参与了谋杀戴笠,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但是毛人凤的反常表现却不能不令人生疑:戴笠莫名其妙坠机,如果真是被老蒋或蒋军高官谋杀,毛人凤是知情者还是参与者?



军统特务比强盗还凶残,这一点许多特务的回忆录中都有揭露,沈醉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还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中列出了一张长长的名单:“就我在战犯管理所和监狱见到过的熟人便有不少,如军统局军事情报处正副处长鲍志鸿、胡屏翰、张柏山,训练处正副处长郑锡麟、李修凯,电讯处副处长董益三,经理处长郭旭,总务处长成希超,人事处人事行政科长黄康永及孙文忠等不下几十人;外勤区站长等就更多了,如文强、章微寒、董士立、徐宗尧、邢森洲、岳烛远、黄毅夫、饶林、沈觐康、王乐坡、程浚、马策、毛宗亮、王一心、刘非、李俊才、陈旭东、刘茂欣、陈达、李人士、徐梦秋、袁晓轩、薛仁安、徐晋元、郭宗尧、曾坚、蔡慎初、李汉元、廖宗泽、何际元、东方白等数以百计的军统骨干分子,彼此参证一下,便不难把问题弄清楚。”

沈醉把文强列为“外勤站长”是有依据的,而且文强肯定是同意了的:文强曾任军统局北方区区长、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任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特赦后当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文史专员学习组组长,沈醉是学习组副组长,按常规,沈副组长的文字,文组长是有权力审查的。

文强在军统时期就已经授衔中将,他离开的时候军衔比毛人凤还高,这一点在他的《口述自传》中有明确描述:“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两个人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文强抗日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中将。1946年,蒋介石正式批准我升为中将,这一年,我三十九岁。戴笠与我相处十二年,他对我是特殊的对待,我感到他对我是一贯的信任,一贯有礼貌。我没有向他求过官,却将我的官阶升得比他自己还高还大。”



戴笠死后,文强马上托关系离开军统:“我看三派势 力都很强,我如果再在这里搞,就会出问题。他们哪一派都会随便把我打掉,我接近哪一派,都会有杀身之祸。”

文强是戴笠“好友”,沈醉是戴笠“徒弟”,这两个中将特务跟戴笠的感情都很深,他们在回忆录中叙述的毛人凤反常行为,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文强是军统少数几个中将之一,沈醉被捕前压刚刚晋升为“云南游击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所以说他们是“中将特务”,是完全符合史实的。

文强在复兴社特务处时期就跟戴笠搭档,沈醉十八岁一入行就拜在戴笠门下,他们对毛人凤也十分了解,在戴笠坠机后,文强在参加葬礼的时候见到了毛人凤,然后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由文强草拟,戴笠让毛人凤转呈老蒋的最后一封电报,老蒋并没有看到,而是被毛人凤以“个别词句需要修改”为由扣下了。

毛人凤对文强解释:“那封电稿原来是老兄代笔的!我与其武(潘其武,毛人凤的嫡系)研究过,认为电报里有两句话,将会引起福祸莫测,因而建议删去。谁料到老板还未见到我们的建议就去世了。可以想见,他是抱恨终天的了!”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戴笠坠机前,毛人凤只是军统局代理主任秘书(主任秘书是郑介民),他对戴笠的命令一向是奉若圣旨,可是偏偏这么重要的一封电报,他居然破天荒地扣下了。

那封电报有多重要,文强是知道的:老蒋准备召开一个“端锅大会”,把军统彻底改组,拟定的参会人员是八个,也就是宣铁吾、陈焯、李士珍、黄珍吾、叶秀峰、戴笠、郑介民、唐纵,其他人都在重庆,就等戴笠回来开会,戴笠让文强替他拟电报请求推迟返渝,这封电报等于是“请假条”,毛人凤扣下电报,老蒋必然以为戴笠已经尾大不掉到对自己的命令置之不理了。

戴笠做事一向谨慎,“无礼”的事情绝不会干,但是毛人凤扣下电报,事情的性质就全变了,“不把老蒋放在眼里”,后果多严重,毛人凤岂能不知道?

戴笠外出,毛人凤负责看家,他绝没有权力扣住戴笠让他转呈老蒋的电报,给人印象“谨小慎微”的毛人凤,绝不会无缘无故擅作主张,至于是谁授意毛人凤扣留戴笠的电报,给老蒋的怒火浇上一桶油,咱们可以分析完另外两件事后再下结论。



戴笠之死,不是没有人怀疑其中有阴谋,戴笠在军中最好的朋友胡宗南,就在痛哭流涕之后,要到现场勘查,但是却被毛人凤以“不能直通汽车,要走许多小路”为由阻止了。

戴笠摔死的地方,有史料说是叫“岱山”,也有史料说是叫“戴山”,那地方即使下再大的雨,也是通车的,这一点沈醉十分清楚,因为烧焦的戴笠,就是用汽车运出来的:“南京的大特务们早已去出事地点收尸,一个个都乘坐着小汽车陆续回来了。最后,戴笠的亲信副官贾金南,从一辆大卡车上抱着一截用白布裹着的东西走下来。他一见我,就忙把那东西放在地上,扑到我的面前号啕大哭地说:‘沈处长啊,你可来啦!平时他们那样尊敬戴先生,如今戴先生的尸骨未寒,他们就不让戴先生搭乘他们的小汽车呀,我只好抱着戴先生坐运尸体的大卡车回来!’”

胡宗南要想去困雨沟,别说小汽车、大卡车,他连坦克和装甲车都能调动,但是毛人凤不让他去现场,他还真就不敢去——万一不让“局外人”去坠机现场是老蒋的意思,胡宗南偏要去,那岂不是跟老蒋对着干?



毛人凤扣留了戴笠最重要的“请假”电报,让老蒋认为戴笠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又阻止胡宗南带人去坠机现场勘查,这两件事文强和沈醉都十分清楚,第三件事,真醉就是“受害者”了:毛人凤挤走郑介民,自己当上保密局局长后,马上对戴笠的嫡系进行了大清洗,清晰的对象,就包括郑介民当局长的时候仍然任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的沈醉。

毛人凤是戴笠的“兄弟”,沈醉是戴笠的“徒弟”,按理说毛人凤应该“重用”沈醉才对,但是包括沈醉在内,一大批戴笠重用的“老人”,都被毛人凤从局本部踢了出去。

据沈醉回忆,毛人凤把沈醉踢往云南的同时,还公开表示要清除更多人:“我们要亲自去拜访一些老同志,请他们出任各省站站长,地点可由他们自己挑。这一工作挽救了整个大局,是振兴军统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

毛人凤在军统局的资历不深,用沈醉的话来说,就是毛人凤内勤没当过处长,外勤没当过站长,他的局长宝座,是“坐出来的”,所以大家背后称其为“毛座”,他“继位”后,除了自己的亲信潘其武,基本把老特务都踢到外地去当站长,而且在老蒋全面败退时让这些老特务“就地潜伏”,摆明了是借刀杀人。



扣押戴笠电报、阻止胡宗南调查、清除戴笠嫡系,毛人凤的“忍等狠”在大权独揽后显露无遗,这也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在戴笠之死中是否扮演了什么不可言说的角色。

戴笠坠机,毛人凤是促成者、参与者还是知情者,这个问题很难解答,但是有一点大家有目共睹:戴笠死后,毛人凤为局长的保密局,跟军中大佬的关系明显变得“融洽”了,一向看不上戴笠的陈诚和陈立夫、陈果夫,也不再向毛人凤发难,甚至还偶尔对毛人凤提出表扬。

戴笠死了,军统散了一半,这对谁有好处,沈醉是十分清楚的:“戴笠一死,他们这些人就可以大发横财,所以各个心里都很高兴。戴笠一死,他们升官的升官,捞财的捞财,皆大欢喜,只有我失去了得力的靠山,以后一切都只有凭自己的本事了。”

沈醉被踢到谁都知道卢汉即将起义的云南,文强为了保命而去了湖南,这两个中将特务后来都进了战犯管理所,并分别于1960年和1975年特赦,他们在回忆录中记录的毛人凤这三件反常之事,读者诸君如何解读?戴笠坠机身亡,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说毛人凤有谋杀戴笠的重大嫌疑,可能有些牵强,但是老蒋要削弱戴笠实力甚至除掉戴笠,毛人凤真的毫不知情,也没有推波助澜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