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总工会出实招助力产业工人成长(引题)

打造工匠人才“聚宝盆” 开设家门口“匠心课堂”(主题)

南京日报讯(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宁工萱) 1月24日,记者从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24年市总工会有11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市总工会将加大工匠人才培育力度,打造南京工匠人才库,整合资源建设家门口的工匠小课堂,助力产业工人成长。

去年,围绕南京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市总工会开展了21场市级重点工程和全行业劳动竞赛、102场市级技能竞赛,赛前练兵人数达24万人次,竞赛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中,南京参赛队伍总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劳模工匠助企行”行动帮助235家企业现场解决501个技术问题,培训职工8000余人次。市总工会还牵头搭建南京都市圈工会工作联盟,组织“宁工享·工匠工坊”等活动。

聚焦产业创新,市总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全市3000多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企业率先完成相关工作,经开区制定了非公企业职工激励办法,为产业工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市总工会健全工匠学院建设体系,举办多期科技创新大讲堂和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培训班,大力推进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中,172个项目被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收录,206个项目入选全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去年,市总工会已建立起300人的南京工匠人才库,有2人入选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

在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方面,市总工会制定“支新八条”,完成2批共5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互助保障赠送工作。建成26家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升级改造133家驿站,为职工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常态化帮扶困难职工,资助136名困难职工子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市总工会换届之年。市总工会将启动南京市级工匠人才征集、培育工作,整合企业大学、社会培训机构、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大学、工会职工大学等各方资源,促进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高标准建设南京工匠学院,鼓励各区创建区级工匠学院,健全线上线下结合的工匠学院培育体系,建设家门口的工匠小课堂,帮助一线职工提升学历与能力。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将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做好工会送关爱、求学圆梦、移动体检等一系列常态化服务项目和活动。针对农民工群体,聚焦欠薪治理、社会保险、法律援助、技能提升、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健全工会维权服务农民工工作体系。

来源:南京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