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咨询绵阳公交新车相关问题。
网友
自从上周以来公交上新了新车投运到部分公交线路,受到广大乘客和公交迷的高度关注,这款车虽然有无障碍的渡板,但是由于中间2+1座椅的阻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无障碍区域,实际上并不是无障碍客车。于是我就产生了下列疑问需要回答:
1.本次更换新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款车不是无障碍客车,使用轮椅的残疾人以及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如何解决上车难的问题?
3.这款车上线之后,18路和30路何时能更换为空调车才能实现绵阳公交百分百空调化?
4.后续购买新车是否得加大电动公交车购买力度?并且要有独立的残疾人无障碍区域,取消后排其中一列倒座,提升乘客就坐的体验。
官方回复
绵阳公交集团
一、目前我司采购车辆依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更新车龄 8 年及以上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引导更新小型化公交车辆、低地板及低入口、氢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辆。全省新增及更新公交车辆原则上全部采用新能源(除特殊区外)。到2027年,全省城市公交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要达到80%以上,这一方案旨在推广节能低碳、先进、智能的交通运输设备,支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基于此,现阶段我司更倾向于响应政策,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和使用。
二、对于您反馈的公交车虽有无障碍渡板,但因车内座椅布局导致未设置独立无障碍区域一事,我们高度重视,并立即展开了深入核查工作。此批车辆从无障碍渡板上车后有位置可以确保轮椅能够顺利进入并安全停放,右前方也配置有行李置物处。现已完成上户运营的车辆无法改造或减少座椅,与出厂不一致将不能完成车辆年检。
下一步我们将在未来的车辆采购计划中优化座椅的布局,标识明显的无障碍区域,方便残疾乘客乘车过程中的移动与就座。驾驶人员他们在遇到残疾乘客上车时,会主动协助调整座椅位置,尽可能为轮椅腾出空间;同时,引导其他乘客配合让座,保障残疾乘客拥有舒适、安全的乘车体验。
三、根据公交集团公司运营车辆报废计划,2024年有125台车辆达到报废年限,为不影响公交线路的正常运行,2024年底,新购置了125台10米纯电动公交车辆予以更换,同时,根据各线路客流的变化,补充和调整相关线路运力。将主城区36路、44路等主线纳入新车更换计划,换下原多座位新能源的车辆(3至4年)调至链接城乡结合部的4路、7路、97路、98路等线路,以此提升长距离出行乘客的乘坐舒适感,达到了车辆综合利用的目的。按计划,18路、30路车辆于2025年达到报废年限,今年已将以上两条线路纳入车辆置换调整计划,届时,市公交集团将全面实现百分之百空调公交车辆运行。
下一步,我司将结合各线路客流需求、车辆状况、报废年限、线路长短、道路状况、效率提升、降本增效等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适时购置低碳、节能的新能源公交车辆,满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及体验。我们深知,公共交通作为重要民生载体,承载着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更是我们的职责。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无障碍出行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不断优化公交车辆的设计与运营管理,让每一位乘客都能在公交车上感受到便捷与温暖。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