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打铁花(确山县隶属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瑰宝。在全国众多打铁花表演形式中,确山打铁花独具特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1
千年传承
岁月见证辉煌
打铁花所需花棚(供图 / 杨勃)
发源于豫晋地区的确山打铁花,伴随着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传承下来,最初只是古代先民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后逐渐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祈求福临灾消、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确山打铁花技艺或许起源于一则小故事……
相传在北宋时期的某一年,铁匠将铁器熔成铁水时,被视为不祥之兆的乌鸦恰巧栖落枝头,由于树高叶密,百姓无法赶走它们,有一位老人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条,蘸着铁水,向上一击,铁水飞溅成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百姓都被眼前铁水形成的奇景惊艳,乌鸦也因此受惊四散。于是,这种方式就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即打铁花。
SPRING FESTIVAL
2
“绘”制流光溢彩
2024 年 1 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女性打花者轮番上场,把 1600 摄氏度的铁水打成漫天华彩(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珠”“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火树银花惊天地,疑是银河炸苍穹”……古人的诗句中不乏对打铁花盛景的描述,由此可见铁花绽放时的绚烂场景。
打铁花技艺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仍在如今的民俗活动中大放异彩。
搭建花棚
在表演前,打铁花艺人(以下简称“打花者”)会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搭起一个数米高的二层八角大棚,第一层约高4米,第二层约高1.5米,称为“花棚”。花棚顶部会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
熔铁 制作花棒
打花者会在花棚旁立一座熔化铁水的熔炉,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熔成铁水备用。同时,打花者击打铁水时所用的花棒,以一根拳头粗细、约1米长的柳树枝为原材料,花棒的顶端设计有直径3厘米左右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水。
表演进行时
打铁花时,打花者头戴反扣着的葫芦瓢,一手拿着盛有铁水的上花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水的下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花棒猛击上花棒。十几个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来往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铁水“冲”向花棚,在遇到花棚顶的柳枝后迸散开来,铁花飞溅,似璀璨焰火,又似漫天星辰。
打花者为何不会被铁水烫伤?
熔化的铁水温度高达1600摄氏度,打花者在炙热的铁水下穿梭,不被烫伤缘于经年累月训练出的精湛技艺。
金属具有导热性强的特点,导热速度快,冷却速度也快。打铁花表演通常会在秋冬季节进行,这时室外气温较低,在表演中,打花者将花棒中的铁水打得又高又散,击打到空中时,铁水会变成细小的颗粒,在下降的过程中逐渐降温,落下来的时候就不会将人烫伤了。
夜幕降临时,熔炉中热浪翻滚,铁水在打花人手中火光四射,正为周围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SPRING FESTIVAL
撰文 | 杨勃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张丽涵
运营编辑 | 张丽涵
质量审核 | 业蕾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流火织梦 火树银花不夜天》❖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