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佳节,是每一个家庭团聚的好时机。在团圆的餐桌上,一道预示着年年有余的鱼和鸡鸭肉肯定少不了。

1月30日是大年初二的好日子,平时作为退休医师的老廖健康保健意识还是很不错的,谁知道开心的日子一个疏忽,一块薄薄的鸭头骨就把老廖的食道卡住了,顿时老廖胸口梗痛难耐。

他马上打车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耳鼻喉科的医师检查后发现,老廖吞下的鸭骨头卡在了食道入口处,这锋利的食道异物造成了食道堵塞,需要手术取出,还因为老廖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全身麻醉。

老廖不理解,为什么小小的鸭骨头需要这么大张旗鼓住院全麻手术治疗呢?麻醉手术科廖莎副主任医师作为老廖的女儿,承担了给老廖及其他亲朋好友解释的工作。

食道异物取出的手术不算个大手术,可是卡在食道口的食物就像一个嵌入食道的刀片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很多的并发症,而且食道异物的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手术麻醉风险增大。麻醉手术科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采用无气管插管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为老廖的食道异物取出手术保驾护航。



▲术中取出的鸭骨头

手术顺利完成,老廖也在鸭骨头取出后,十分钟就清醒转回病房了。那么这个每逢佳节相聚日,导致团圆饭上意外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餐桌上的鸡鸭鱼肉等骨头较多的食物。湖南地区人喜食槟榔,甚至槟榔也容易不慎吞食造成食道堵塞。另外还有红枣核等食物。

食道异物取出的手术是耳鼻喉科、消化内科的常见急诊手术。据统计,约60%的食道异物取出需在全身麻醉下完成,食道异物好发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吞咽功能都下降,加上大部分都佩戴假牙,咀嚼食物的能力也下降,特别容易出现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堵塞在食道里,另外还因为食道独特的解剖结构导致意外特别容易发生。

(1) 食管壁的解剖结构:食管壁本身较薄,只有 3 ~ 4 mm; 直径大约是 2 ~ 3 cm,狭窄处有 1.5 cm 左右,较尖锐的异物容易刺破食管壁;

(2) 异物一般都为较大较硬且锋利的异物。食管是一个肌性管道,可收缩和舒张,一般食物不易卡住,只有较大且锋利的异物最容易卡住并刺破食管;

(3) 由于食管位于后纵隔,邻近主动脉、气管、心脏等多个重要的组织结构,若对异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异物卡顿的停留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就越大,越易造成食道损伤甚至伤及邻近组织或是急性大出血。

如果遇到不慎吞食了异物堵塞我们的食道,我们首先不要慌张,也切忌不要如民间常说的吞一大口米饭来试图咽下异物。以免造成二次损伤而发生无法预计的伤害。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李勇主任医师进一步解释,虽然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手术并不复杂,但因为食管的特殊生理和解剖特性以及好发于老年人这个特点,所以手术的麻醉难度和风险依旧是很大的,需要麻醉手术科对患者做非常细致全面的围术期准备。

首先,要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对于一些位于食道上段(如咽喉部)的异物,如果患者配合度高且一般情况很稳定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局部麻醉联合静脉全麻镇静的方法。可是如果是异物锋利嵌顿的位置靠近大血管嵌顿时间较长的患者,另外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或者无法配合的儿童等,需严密控制气道保证手术完全无体动的时候的我们通常会选择全身麻醉。

食道异物麻醉前的关键评估点包括禁食时间和困难气道的界定。因为患者都是在吃饭的时候疏忽导致卡顿了食物,既属于急诊又是饱胃的患者。麻醉前需要判断患者禁食时间,我们推荐空腹时间成人根据食物进食的种类多少禁食6-8小时、禁饮2小时;而婴幼儿禁奶4-6小时。

同时我们也要判断异物种类和滞留时间的风险。如果是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更可能引发食道水肿、感染,增加麻醉中误吸风险,还需警惕术中大出血或穿孔。对于患者状况评估,包括术前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者需尽量术前调控至基础正常水平。患者气道评估,观察颈部活动度、张口度、是否有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等。

另外若特殊情况下异物堵塞食道造成了前方气管压迫,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麻醉手术科则可能会选择清醒镇静下的气管插管术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是一种让人从清醒到麻醉状态进行手术并且在手术后快速的恢复清醒的过程,它应该是可逆的。麻醉绝不仅仅是一种“让人睡着”的技术,更是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舒适化的精密工程。

譬如本文的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手术从术前评估到术后苏醒,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麻醉医生对生命体征的精准调控。对患者而言,信任医疗团队、积极配合准备,是顺利康复的关键。牢记“预防优于治疗”,但若意外发生,科学应对麻醉与手术,方能化险为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麻醉手术科 廖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