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黑海舰队第810陆战旅指挥所连续遭到精确打击,该旅将近100处指挥所在短短5天内三次遭受攻击,造成包括副旅长在内的多名高级军官伤亡。这些被摧毁的指挥所分布在战区各个关键节点,涵盖前线指挥所、后勤指挥中心等多个层级。

俄军声称已击落乌克兰各型战机近千架,其中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及无人机系统。相比之下,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公布的战报则显示,仅在开年两周内,就成功击落俄军11240架攻击型无人机和40架各型战机。

乌克兰空军主要依赖苏制战机和少量西方援助的F-16战斗机,而俄军则投入包括苏-35S、米格-31K在内的现代化战机群,俄军在多个空域建立分层防空体系,包括S-400、铠甲-S等先进防空系统,这极大限制乌克兰空军的活动空间。

俄军倾向于利用其数量优势,采取大规模、持续性的空中打击策略。据战地观察员记录,仅在顿巴斯地区,俄军每日平均出动战机超过200架次。而乌克兰空军则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重点打击高价值目标,乌军在基辅周边地区成功拦截85%的来袭巡航导弹。

俄乌双方累计投入各类无人机超过50000架,其中包括侦察、打击、电子战等多种用途。专家认为,这场冲突正在改写现代空战理论,无人机集群作战、低空突防等新战法不断涌现。

随着战事持续,战争已造成双方军民伤亡超过20万人。俄罗斯国防部宣称,乌军阵亡人数已超过7万,另有大量人员受伤或被俘,俄军方面的伤亡同样触目惊心,保守估计已有5万名军人阵亡。

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激烈争夺区域,平均每天都有数百名士兵伤亡,前线医院持续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伤员数量频频突破收治极限。据悉,仅在巴赫穆特战役中,双方伤亡人数就超过3万,创下本轮冲突以来的新高。

乌克兰方面被迫扩大征兵范围,将征召年龄上限提升至60岁,并取消部分征兵限制条件。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0万适龄男性登记入伍。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也面临兵源压力,多个地区出现征兵困难,部分预备役人员选择离境避征。

北约成员国普遍倾向于采信乌方数据,并据此调整援助策略。据统计,西方国家已宣布新一轮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计划。以白俄罗斯、伊朗为代表的国家则对俄方战报表示认可,并在军事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

每天有数万条与战争相关的信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其中真假信息交织,严重影响公众对战争的认知。多个国际事实核查机构发现,双方都在有组织地开展网络舆论引导,通过算法推送、网络水军等手段影响国际舆论。这种复杂的信息环境,使得战争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