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

南桥镇三官堂阮氏牌坊周边

经过环境提升

呈现出了崭新而又复古的面貌

唤醒了关于旧时光的温暖记忆

阮氏牌坊有着怎样一段动人的历史?

环境提升后的阮氏牌坊周边

发生了哪些改变?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

走近三官堂阮氏牌坊吧!


一大早,阮氏牌坊周围就聚集了不少三官堂居民,前来散步遛弯。他们时而在银杏树下边走边畅聊着童年往事,时而端详着展墙上关于阮氏牌坊的历史资料。


“听说这边改造好了,就和街坊四邻过来看看。这里现在环境很整洁,走在这里觉得很舒服。展墙上面记载的三官堂历史故事和我们小时候听到的一模一样!”居民们在优美的环境中信步漫游、品味故事,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代。


不久前,南桥镇针对三官堂阮氏牌坊周边面临的设施老旧、道路破损、环境脏乱等问题,开启了阮氏牌坊环境提升项目。项目对周边建筑立面进行了装饰升级,对周边场地、道路设施、绿化景观进行了更新升级和艺术化处理。



项目采用石材、深色不锈钢制成大地艺术景墙,由不同年代的三官堂布局图及阮氏牌坊系列文化元素构成展示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三官堂和阮氏牌坊,唤醒城市遗忘角落的新生。


“阮氏牌坊原来有两座,清朝的时候就有了……”83岁的三官堂学校退休教师陆义根熟知三官堂历史。他一早也来到了阮氏牌坊一旁,兴致勃勃地为居民们补充讲述关于这座牌坊的历史。在陆老先生的讲解下,居民们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当中。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外侮和内乱频生,灾荒不断,大批灾民流离失所,饥寒难耐。三官堂阮氏家族十分同情流浪的灾民,纷纷行动救助灾民。其中,阮士彬因救灾而劳累过度、不幸病逝,其夫人继承丈夫“尽力救灾救民”的遗志,继续尽力救济赈灾。1879年,光绪皇帝下诏批准,为阮士彬夫人专造贞洁石牌坊。牌坊从筹建到正式建成历经八年,慈善之心不仅镌刻于石上亦铭刻于民心。


三官堂阮士彬施舍救济灾民的画像


1936年三官堂镇旧貌图

三官堂阮氏牌坊,建于清代,原先有东西二座,两牌坊之间相距20米,南北各有官道进入三官街。东牌坊于50年代建造光明自来水厂时被拆除,西牌坊保存至今。


1983年光明镇镇状图


阮氏牌坊现状

阮氏牌坊坐北朝南,通体为花岗石,棂星门式,四柱七横梁,四块横匾、四根方柱都刻有阳文文字,石柱顶部有仙鹤祥云浮雕,十分精美。三官堂阮氏牌坊为奉贤区保存较少的古代石牌坊,具有一定的历史及文物价值,2011年被公布为奉贤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年间出版的《重修奉贤县志》称:“阮之居奉贤也,自其远祖丽锵始,十八世于兹,族三百户矣。”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阮氏家族出现了多位优秀人物,如主持与善堂堂务的阮维凡,曾任同济大学校长的阮尚介,曾任三官小学校长的阮志恒……



如今,经过环境提升后的阮氏牌坊周围绿草如茵、整洁美丽。到了夜晚,场地上的草坪灯、芦苇灯、LED灯带便会散发出暖暖的光芒,将古老的阮氏牌坊和夜晚的道路照得亮堂堂。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南桥镇将继续打造更多

充满活力又富有烟火气的“街区会客厅”

助力“美丽街区、梦想街景”创建

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市容市貌常新、

景观靓丽常在、城市温度常留!

报送:徐平浩(南桥镇)

编辑:夏阳

•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