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有望在2025年迎来终局,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提前表态,强调中俄将在2025年进一步释放务实合作潜力,似乎是在为及时推进中俄各领域合作,确保战后俄罗斯整体发展做准备。
【俄乌冲突有望在2025年迎来终局,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提前表态】
在展望中俄合作的过程中,莫尔古洛夫首先提到的是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强调在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448亿美元,连续第二年超额完成两国政府制定的2000亿美元目标。塔斯社等俄媒同样将报道重点放到了经济合作问题上,这说明俄方在发展对华关系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仍旧是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
在特朗普政府上台,美国准备促成俄乌停火,从乌克兰脱身的背景下,俄方现在关注中俄经济合作,事实上有两层考虑。
第一层考虑是俄乌双方谈判底线存在差距,双方有望在2025年开启和谈,但整个谈判过程不会太过顺利,美方更是有意通过加大对俄方的制裁力度,逼迫俄方在谈判桌上作出更多让步,争取一个对乌方相对有利的停火条件。
【俄罗斯媒体普遍关注中俄经济合作问题】
俄罗斯经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俄方需要通过与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的合作,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解决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等现实经济问题。
举例来说,一旦西方制裁进一步打击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俄方必然会想方设法推进中蒙俄、中俄哈等天然气管道的磋商,确保自身的能源出口稳定。
第二层考虑是,即便俄乌双方能够在多方斡旋下实现停火,西方也不会轻易撤去对于俄方的全面制裁。俄罗斯需要在西方制裁限制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完成从战时经济模式到和平时期经济模式的调整。
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多种问题,俄方需要与中国等伙伴国家保持合作,通过吸引投资,获得先进技术等手段,增加自身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快经济转型进程。
【高额军费支持下的军工产业发展是俄罗斯经济目前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普京政府积极推进俄方的地缘战略调整后,俄方在中俄合作问题上所期望的,也不只是持续强化经济合作,在其他领域俄方也有着诸多合作诉求。莫尔古洛夫在谈完经济合作成功后,也没有说“希望两国深化经济合作”,而是用了“各领域务实合作潜力进一步显现”的表述。
排在经济合作之后的,就是国际局势问题,俄方强调希望双方在世界舞台上保持密切配合,一道确保全球战略稳定。
可见,俄乌和谈曙光的出现,没有改变俄方对于当前这个动荡期内,国际局势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的悲观态度,俄方希望在中东、朝鲜半岛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中国展开更为紧密的配合。
【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俄方仍旧对国际地缘局势保持着悲观态度】
只是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俄方的态度随着其自身地缘处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转变,中俄在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的大方向上保持着一致,但仍需通过持续的沟通交流,实现更高水平的外交协作。
而为了达成确保国际局势稳定这一合作目标,中俄现在要做的仍旧是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反对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霸权主义行动,推进全球走向多极化。
这也是莫尔古洛夫所提到的,中俄要在2025年共同举行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题中之意。
【中俄已经确定今年将共同举行二战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
莫尔古洛夫此次没有提到的,则是在军事领域,中俄也有望在2025年实现深化合作,尤其是在军事技术领域,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严守中立原则,拒绝向俄乌任何一方出售武器与军用零部件,一旦俄乌冲突画上句号,中俄的军事技术合作就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中俄已多次就强化军事技术合作进行沟通。在珠海航展等国际军事技术交流活动中,俄方人员也对中国生产的无人机等装备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俄罗斯海军更是曾派人参观中国的造船厂,似乎想要在军舰建造领域寻求中国的帮助。
中国则可以通过与俄方的合作,获得核潜艇等俄方压箱底的重要技术,或者从俄方那边拿到一些北约武器的更详细资料,学习一些与北约体系下军队作战的经验心得,结合解放军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过去3年之中通过观察战争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为未来台海等方向可能的局势变化作准备。
【绍伊古此前现身珠海航展现场】
由此可见,国际地缘局势的变动,与俄乌冲突可能的终局,没有对中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双方仍旧能够在远超同盟的特殊伙伴关系框架下,获得实打实的利益,甚至在局势变化后,双方的合作需求不减反增。只是由于中俄的综合国力已经拉开了差距,俄方在确保双方持续释放合作潜力一事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