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据路透社1月30日报道,2023年,总部设在格陵兰的北极无人机公司的老板马斯·彼得森一边坐在车里防寒,一边在零下43摄氏度的环境中测试一架小型无人机。寒冷很快耗尽了无人机的电力。

他说:“电池只撑了3分钟。”

随着极北地区日益成为地缘政治的焦点,该地区的各国政府正试图克服此类挑战。俄罗斯和中国已加强在北极的军事活动,而该地区的北约国家报告说,它们的能源和通信线路遭遇了更多破坏行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再次表达了美国获取格陵兰岛的诉求。

与此同时,乌克兰战争表明,无人机能在战场上提供关键的情报和打击能力。美国认为北极对其领土防御和核攻击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它在去年7月的一份战略文件中表示,将重点发展无人操作技术,以应对中俄在该地区的合作。

但无人机——无论是多旋翼还是固定翼的——都很脆弱。只有最大的远程无人机才有足够的动力配备像飞机上那样的防冰系统。寒冷、大雾、降雨或降雪都可能导致故障或坠机。

随着各国增加军事开支,路透社调查显示,业界正在加紧采购或研发能够抵御严寒条件的无人机,北约国家获取此类无人机的紧迫性也日益增加。挪威陆军司令拉尔斯·莱维克说:“我们都必须赶上乌克兰和俄罗斯。”

目前尚无各国军用无人机机队的全球公开数据,但莱维克说,乌克兰战争让莫斯科和基辅获得了北约国家所缺乏的有关无人机技术的宝贵经验。

康奈尔大学的无人机专家、联合国和北约政策顾问詹姆斯·罗杰斯说,俄罗斯军队2014年就开始在北极组建无人机机队,而俄罗斯在控制北方海航道(一条沿俄罗斯北部海岸连接欧亚的航道)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公司旗下的扎拉航空集团已经推出了可适应北极极端条件的无人机。俄罗斯还表示,其远程S-70“猎人”作战无人机可在零下12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行,并将被部署到北极。

无人机飞行员和专家称,在接近冰点的温度(8摄氏度至零下10摄氏度之间)下,无人机面临的风险最大。螺旋桨和机翼上会形成一层薄冰,从而破坏空气动力学性能。

专家称,用于基本战术侦察的最廉价的小型无人机价格可以低至3000美元,价格高的可以达到大约3.5万美元。较大的机型更耐用,但价格也更贵。中型战术无人机的飞行半径通常可达200公里,价格在25万至500万美元之间。像飞机一样运行的大型远程无人机,每架成本可能超过2亿美元。

许多较便宜的机型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到,但乌克兰战争显示了它们在冬季的局限性。北约的政策顾问、无人机专家罗杰斯说,北约国家希望在北极对它们进行更多测试。

在北欧,北约新成员芬兰走在了前列。它使用无人机巡逻与俄罗斯的边界,这是拟议中旨在保护北约东北侧翼的“无人机墙”计划的一部分。

芬兰在2023年为其军队原有的约250架老式无人机新增了2000架小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法国制造商帕罗公司称,这些无人机可以在零下36摄氏度的环境中飞行。芬兰军方说,它们已在北部的冬季演习中得到使用。

负责格陵兰岛及其周边安全的丹麦北极联合司令部目前没有任何无人机。哥本哈根去年拨出27亿丹麦克朗(约合3.81亿美元)用于购买两架可在北极使用的大型远程无人机。哥本哈根本周说,将再购买两架无人机。该国还预留了6000万克朗用于购买小型无人机。

加拿大武装部队在电子邮件中说,加拿大海军将购买24架具备冬季作业能力的中型无人机和40架小型无人机。加拿大武装部队目前约有150架老式中小型无人机在服役。

挪威说,将为其规划中的北极基地投资远程侦察无人机。挪威2023-2030年采购计划显示,挪威还计划到2030年为其军队购买价值2500万至4000万美元的耐候型无人机。 (编译/朱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